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药

蔬菜六小虫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蔬菜面积的不断增加,露地、大棚、反季节蔬菜等栽培方式的多样化,造成蚜虫、粉虱、害螨、蓟马等周年发生,包括烟粉虱、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和西花蓟马等外来入侵种,为害十分猖獗,且难于根除,有着“顽虫”之称。这些小虫分布广、数量大,除吸食植物汁液、掠夺养分,影响蔬菜正常生长,叶片黄化、干枯,果实畸形外,还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传播病毒病,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 

  一、发生原因 

  小虫猖獗发生有多方面的影响,来自害虫自身的、小环境改变和人为的因素。 
  
  1、小气候的变化:温室、大棚内,夏季高温,适合刺吸式害虫取食补充养分和水分;冬季温暖保证害虫越冬,积累虫口。 

  2、害虫个体小,容易隐蔽:一个叶片可供几十头甚至上百头小虫取食,不必转移便可满足口粮。如冬瓜上一片叶就够数百头,甚至上千头烟粉虱取食。容易隐蔽,如斑潜蝇潜入叶肉组织,喷药、烟熏都不能奏效。 

  3、繁殖能力强:一年发生多代,多的有十几代,卵、幼虫、成虫老少同堂;有的还孤雌胎生,如蚜虫,1头有翅的一旦着陆,几十个“伞兵”就出现了,十几天后,叶片上就爬满了成百上千头蚜虫。 

  4、环境适应能力强:这些小虫喜飞善跳,行动敏捷,多数有避水的护体腊层、革质或结网,如烟粉虱、螨类,增加了防治难度。 

  5、扩散途径多样:这些害虫或有翅善飞,或随风扩散,或随种苗调运向外扩散。国外的、南方的美洲斑潜蝇、烟粉虱、西花蓟马,现在国内、北方已不稀奇了。 

  6、耕作栽培制度的变化:蔬菜四季栽培、间套轮作,提供了足够的食物、越冬场所,全年的吃、住、行不用发愁了。 

  二、防治措施 

  针对当前蔬菜六小虫的猖獗发生,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并多项防治措施配套,把住育苗关、生产关,实现蔬菜的无公害化生产。 

  1、农业防治:①培育壮苗,禁止带虫苗从苗房移栽入生产大棚和温室。②安排茬口要合理,尽可能适时轮作。可在畦头、地埂种1到2行害虫喜欢吃的植物,集中用药防治;或种几株气味、外形不喜欢的植物,将小虫驱逐出棚室。③提前或延后播种,合理施肥、灌水,及时中耕除草,并结合整枝、打杈来消灭部分虫源等。④越冬期搞好田间卫生,清除残枝败叶,减少害虫栖息、躲避及越冬场所。 

  2、物理机械防治:①驱性诱杀:黄板可捕杀蚜虫、粉虱、斑潜蝇等,银灰薄膜可驱避蚜虫。②进行人工或采用简单器械捕杀,如人工摘除带有蚜虫、潜叶蝇、粉虱等的叶片。③在温室、大棚等入口、通风口铺放防虫纱网,控制温室粉虱、烟粉虱、斑潜蝇、蚜虫等迁入。 

  3、药剂防治:①适时用药:搞好测报基础上,及时用药,将害虫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卷叶前防治蚜虫,潜叶前防治斑潜蝇,形成蜡粉前防治绵蚜等。②农药品种要对路,并注意轮换。防治六小虫,这些药剂当为首选:菊酯类、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类。对多种小害虫应“两翻一扣、四面打透”,防止漏网残虫,加入适量增效剂等效果更好。③联防联治。最好是周边农户联合防治,使害虫无处栖息藏身。  

  4、生物防治:应注重对自然天敌草蛉、瓢虫的保护作用,有条件的还可购买天敌,蔬菜棚释放丽蚜小蜂、桨角蚜小蜂等控制蚜虫、粉虱等效果更好,且不再遭受大热天背着喷雾器的劳苦,更远离接触中毒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药技术 蔬菜 温室 大棚 轮作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