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大型农场建设,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开办大型农场;简化贷款手续,积极为开办大型农场的民营企业发放贷款;培育多渠道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扶持农场参加农业保险及建立农业互助保障基金;搭建农场商品流通服务体系;构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农场向信息化发展。
民革中央:
以高科技创新突破 补农业现代化短板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农业重大基础理论、前沿核心技术以及农业高科技的应用、推广仍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与世界水平在缩小差距,但在农业信息技术、农机化、包括高端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研发、应用仍相对滞后,农业现代化程度仍较低。
农业科研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当前我国公益性的农业科研机制仍然各自为阵,并未形成统筹协调、分工明确、配合补充并完善农业科研体系,造成科研资源分散,科研成果难以落地和推广。
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主体地位尚未形成,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企业以科技创新为主体”,我国逐渐涌现出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为我国现代农业提供了技术产业支撑。但由于他们体制不姓“公”,在国家项目评审、资金安排及科技奖励等方面往往排不上队,影响企业创新积极性。
建议: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选择北京、上海等城市,借助国家创新区域政策优势,重点培育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加强对农业重大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快对农业前沿核心技术的研发,力争在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让企业真正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破除企业创新的制度障碍。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优化企业创新环境,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互联网+农业”的融合,以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高科技+农业+金融”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民盟中央:
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议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便捷化,重点抓好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信息进村入户、农业技术推广等工程打造平台,共享功能更加完备的农业科技信息“云”服务平台,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通道。建立“互联网+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构建农业“专家云”,实现农业专家信息资源共享。
刘平均(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
发挥农机化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实施品牌战略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业已经在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上取得了积极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产品有口碑,农业缺品牌”导致农产品难卖,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很重要。第一,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第二,加快我国农产品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建设;第三,建立知名品牌示范区。同时,在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农机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一种说法是,越优质的农产品越是出于手工,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手工耕作包含了我们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而机械化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范小建(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
以市场为导向 调整种植模式现在政府要求农业种植模式进行结构调整,2015年玉米价格下降,让农户选择种什么确实是个难题。目前,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考虑市场,下一步如何进行结构调整应以市场为导向,正如以前农民选择种玉米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现如今要想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来规定农民种什么不种什么,这种方式应该早就要摒弃。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我希望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为农户开展就业培训,或者与相关的企业联合搞订单式培训,这将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另一个途径。
刘身利(中农发集团董事长):
农民与企业融合 打造中国农业企业的“航母”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6-3-15/nj_76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