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安徽省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见成效


山区特色机械化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社会效益。一是加快劳动力转移。如全市的茶叶、菊花初加工,每年可节约劳动力63万个工日和8.4万个工日;二是推进产业发展。如茶产业,2013年茶叶产量2.95万吨,产值25.6亿元,95%以上是机械化加工;三是拉动农机工业发展。全市农机工业围绕丰富的山区特色农产品,以茶机为重点,带动了行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农民直接节本增收1.12亿元,农村人口人均节本增收102元。

 

安徽省农机技术推广总站:创新发展先行者

2013年,全省充分发挥农机推广队伍的人才、技术和体系优势,大力开展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宣传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抓关键农时,组织新机具现场演示展示。结合关键农时机械化生产,省总站多次举办以玉米标准化种植、油菜收获暨秸秆还田、山区特色机械化等为内容的全省新机具现场演示、展示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农机推广系统共举办或协办各类现场演示、展示会215场次。

抓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农机化项目。2013年,省总站牵头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示范推广、省科技攻关等项目12个,完成对比试验16项,研制可调行距宽窄行水稻高速插秧机、耕耙犁复式作业机械等新机具4种。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获得国家专利9项;申请国家专利2项;采茶机作业质量行业标准、玉米种植与收获地方标准均顺利通过评审。各地农机推广机构也都积极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如淮北市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试验示范、霍山县山区水田小型插秧机试验示范、来安县及含山县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试验示范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抓基地建设,为新技术试验示范创造条件。加强来安县省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多项农机化生产实践活动,使周边农户直观感受到农机化新技术的作业效果,也为技术人员实际操作机具、开展技术观摩和新机具适应性试验提供了有效平台。淮北、宿州、蒙城等地在此带动下,通过与项目结合或与合作社联合等方式,也相继建立了示范基地,探索农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新途径。

抓技术培训,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素质。2013年,省总站共举办农机化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市、县技术骨干300余人;下派技术人员赴40多个县市区帮助开展机手培训50多场次,受训农民机手30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农机推广机构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基层农技推广补助等项目共举办技术培训班426期,培训人员3.6万人次。

抓技术指导,提高技术推广到位率。2013年,全省67个县(市、区)的1635名农机技术人员参与了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实施,服务示范户16350户,占全省服务总量的14.6%。与2012年相比,农机系统的参与面增加21个县(市、区),技术指导员增加335人,占全省总量比例提高了4.6个百分点。

本版图文由安徽省农机局提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水稻 茶叶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