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安徽省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见成效

零零社区网友  2014-03-05  互联网

2013年,是安徽省农机化快速发展的一年,是农机化投入大幅增加、水平全面提高、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一年,也是农机化作用力、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的一年。

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6140万千瓦,同比增长4%,居全国第4位。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达到17.98万台、14.5万台和2.1万台,分别增长9.3%、12.8%和20.5%。小麦生产实现较高水平全程机械化,玉米、油菜机收率和水稻机械种植率达56.5%、25.2%和31.8%,分别提高12.5、9.1和6.5个百分点。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7.2%,提高了2.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培训各类农机化实用人才26万多人,其中新购机农民5万人。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368家,增长33.9%。农机化经营服务总收入460亿元,增长11.9%。农机化成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突出亮点,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务实创新,规范高效实施强农惠农政策。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创新实施了“先购机后申请”与“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相结合的操作模式,并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一是广泛宣传。在省市县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开设宣传专版专栏,立体化、全程化、全面化公开政策。二是简化程序。全面推行审核机具关口前移和“一站式”便民服务。三是强化调控。省局多次召开购机补贴调度会和政策座谈会,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问题,根据需要调控资金余量。四是严格督查。开展“省农机局领导班子督查月”活动,组织第三方随机对全省购机户进行电话督查。省级受理信访案件25件,群众满意率100%。五是加强考核。建立了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机制,考核结果同时作为下年度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全年落实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1亿元,省财政补贴资金4667万元,补贴机具16.7万台,受益农户10.6万户,拉动农民投入26.5亿元。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落实资金1828.2万元,报废机具513台,受益农户484户。推进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核实作业面积39.6万亩,补助资金989.4万元。

多措并举,优化农机化发展大环境。主动汇报,积极争取,省政府召开了农机化发展调研座谈会,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进一步明确金融、信贷、保险、用地等方面扶持措施,启动了农机化示范县创建活动。全年报送省委、省政府等四大班子和农业部的《送阅材料》12期。在省及省级以上主流媒体上制发专版、专题10期(次)。在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中国农机化导报》《安徽日报》等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共发表安徽省农机化新闻稿件424篇(条),其中国家级主流新闻媒体发表相关报道52篇(条)。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投入进一步增加,条件进一步改善。

精心组织,有序推进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坚持早准备、早部署、早动手,强化信息引导,科学调度机具,协调部门联动,强化服务保障,全力推进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三夏”期间,加强机具检修和机手培训,组建农机作业服务队、农机维修小分队以及跨区接待服务站,及时发布作业市场信息,有序推动跨区作业。麦收期间,为应对极端天气,省局多次召开机具调度紧急会议,南机北调、对口支援、供需对接,加快抢收进度,确保颗粒归仓。全省机收小麦3591万亩,机收率98.4%,创历史新高。“三秋”期间,组织农机大会战,投入各类机具290万台套,有力保障了秋收秋种的顺利进行。开展多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和试验示范,玉米机收、水稻机插快速推进,全国8个水稻机械化先行县之一的凤台,已基本实现水稻育插机械化。

现场推动,快速提升山区机械化水平。着眼农机化全面均衡协调发展,在推进平原机械化特别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因地制宜,推进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组织山区机械化调研活动,召开山区特色机械化工作推进会议,举办山区特色机械化技术培训,出台《安徽省山区特色机械化发展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山区特色机械化专项工程,山区机械化迅猛推进,整体水平快速提升。黄山市全面推广特色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强力推进茶叶、菊花等清洁化加工机具的应用;宣城市大力推广山核桃、板栗和茶叶加工技术,割灌机、山核桃脱脯机、板栗加工机、茶叶修剪和加工机广泛应用。

强化监管,着力稳定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新建成部级“平安农机”示范县4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3个。严格农机牌证管理,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和驾驶证核(换)发工作,农机“三率”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排查整改除患,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农机试验鉴定规范化建设,出台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省级鉴定能力认定实施细则,实行农机推广鉴定全过程监督。全年完成部级推广鉴定产品35个、省级推广鉴定产品524个。广泛开展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各类农机技能人员1.2万人。深入贯彻《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加强农机维修市场规范管理,农机维修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

 

亳州:集中力量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

亳州市地处淮北平原,人口613万,耕地754万亩。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02万台,联合收割机2.11万台,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近年来全面推广小麦高产攻关机械化配套技术。玉米机械化生产也有长足发展,特别是实施“玉米振兴计划”以来,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截至2013年末,全市农田作物机械化水平达85.01%,玉米机收水平达68.72%。

围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亳州市制定了小麦播种农机化技术要点和技术路径,重点推广宽行播种,播后镇压技术。全市农机推广培训部门通过大量示范培训、现场指导改装老式播种机等,引导广大农机手改变过去窄行、大播量的传统习惯。经过多年努力,小麦高产攻关农机化技术得到普及,2012年全市顺利实现“小麦亩产千斤市”创建目标。

为贯彻实施“玉米振兴计划”,亳州市把玉米标准化种植和联合收获作为重点,要求每个县区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农机农艺专家座谈会和玉米机械化生产现场会,阳光工程农机化培训必须包含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内容。2013年全市新增玉米收获机和玉米专用播种机分别达到1500台和5000台。

为保障粮食生产,还积极推广其他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2011年初,亳州市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为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和天气寒冷农民抗旱困难的问题,推广了大型移动式绞盘喷灌机,此机械抗旱能力达3-4亩/小时,油耗仅为10元/亩,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土地深松是全市多年来推广的技术,老百姓接受度很高,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全市已补贴推广深松机械近2000台,为进一步开展机械化深松项目积蓄了装备基础。

在推广普及粮食生产机械化机具和技术中,主动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示范引导效应。在购机补贴实施过程中,重点补贴推广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等大型农机装备和玉米专用播种机、深松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等。在政策引导下,农民购买玉米生产机械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截至2013年末,全市已拥有玉米联合收割机近6000台(含玉米割台)。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普及应用,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一麦一豆的传统种植模式,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4年有望突破400万亩,为亳州市2015年实现“吨粮市”创建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滁州:示范大院打造农机“安居工程”

2013年,滁州市在农机化工作中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开展农机化示范大院建设工作,打造农机“安居工程”。

为解决农机“安家难”、“看病难”问题,滁州市农机部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通过调研,形成材料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力促下发《滁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美好乡村农机化示范大院建设的通知》。

通知要求,从2014年起,每年在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农机化示范大院5-8个,到2020年全市建设农机化示范大院60个。建设规模分大、中、小三个档次,占地面积分别为15亩、10亩、5亩。农机化示范大院建设管理主体是农民群众,建设资金主要为农民自筹,市、县两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支持建设。在资金支持方面,县级财政按照不低于建设成本总额20%的比例实行以奖代补;市财政按照大、中、小三个档次分别给予每个市级示范大院20万元、15万元、10万元补助,列入年度预算。在用地支持方面,项目用地按照设施农业用地予以落实。农机化示范大院建设最终要实现六个“在大院”,即大中型农机停在大院,维修保养在大院,先进农机展示在大院,农民实训在大院,机具演示在大院,农事服务要约在大院。

为建设好农机大院,滁州市农机局反复征求意见并经过多次修改,下发了《滁州市农机化示范大院建设项目建设样式》,大院建设完善五大功能区,即:机库棚区、维修保养区、培训及办公管理区、展示演示区、粮食烘干区。此外,规范申报程序,下发了《滁州市农机化示范大院建设项目申报程序》,示范大院项目申报由县(市、区)农机局牵头,县国土部门重点对示范大院设施农用地进行审核,县政府批复准建,最后报市农机化示范大院图审领导小组审定。

目前,全市符合项目建设要求的已达5个,各地正在对拟建项目进行规划、编制。

 

六安:建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发展长效机制

2013年,六安市水稻机械化栽植面积173.48万亩,插秧机保有量2274台,新增插秧机381台,其中高速95台。全市新建扩建育秧工厂181个,育秧大棚面积44.58万平方米,全市已消灭了育秧工厂空白县区,其中霍邱县已经消灭了空白乡镇。

建立行政推动机制。市政府把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加以部署,纳入考核奖惩范围,各县区政府积极加大了技术宣传和工作考核力度。粮食生产大县如霍邱县每年财政都专项投入300万元用于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寿县建立四大班子联合督查机制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工作。

建立重点培育机制。采取抓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将其作为机插秧推广的重点对象和骨干力量,在技术指导、政策和项目倾斜以及资金帮扶上充分调动大户和合作社主观能动性,达到带动示范推广的效果。实践证明,大户和合作组织已经成为当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动的主力军。

建立规模化发展机制。抓住当前土地流转和美好乡村建设有利时机,顺势而为,大力开展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建设,以推进服务产业化为核心,加快构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农机服务产业链,积极推进机插秧“一条龙”作业、订单作业和跨区作业。通过政府补贴、整合项目资金和农民自筹三个途径,实现手工育秧向工厂化育秧、一家一户育秧向商品化集中育秧转变,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建立农机农艺融合机制。与农业部门紧密配合,农机农艺有机结合,坚持协调发展,优势技术融合,形成了科学、实用、统一、低成本、可操作性强的技术体系,用以指导和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推广。进一步提升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应用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可持续发展。

 

黄山:山区机械化发展特色显著

近年来,黄山市因地制宜,将山区机械化发展得有声有色。2013年,全市茶叶、菊花等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机具达13.5万台,清洁化、智能化茶叶加工生产流水线达到50条,茶叶加工、菊花烘制、山核桃加工等山特产品初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

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将加快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在资金安排上,市、县(区)两级每年拿出财政资金5000万元用于促进茶产业,同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5000万元,其中50%以上用于茶叶机械。在政策保障上,出台了土地、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先后引进了黄山起之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广西开元公司等一批有实力的农机生产龙头企业。

根据黄山特色产业发展要求,市农机部门积极拓展农机化生产领域。一是全力推进茶叶生产机械化。机具推广从小单机到小成套,再到规模化、清洁化、智能化大型流水线;从加工环节向茶园中耕、植保、修剪、采摘、保鲜全程拓展;流水线由黄山毛峰、滴水香、松萝茶、红茶,逐步向猴魁、黑茶等各品种示范推进。二是不断扩大农产品保鲜技术推广。全市已建成农产品保鲜库570余座,有力保障了山特农产品的品质,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积极推广杀虫灯和静电植保技术。2013年,静电喷雾器、太阳能杀虫灯保有量分别达到11000台、6000台。

此外,黄山市立足自身特色,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科研院所或农机技术人员+农机生产企业等多种产学研模式,推动农机化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先后成功研发黄山毛峰、滴水香、祁门红茶、太平猴魁等生产流水线,填补了国内空白。谢裕大杨村清洁化、智能化流水线日产干茶12000公斤,产能位列全国前茅;黄山贡菊、竹笋、山核桃、食用菌等烘制加工技术及设备,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加工机械化。技术集成推动茶叶品牌化。新型环保技术机具的运用,提高了茶叶品质,催生了谢裕大、汪满田、松萝、猴坑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山区特色机械化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社会效益。一是加快劳动力转移。如全市的茶叶、菊花初加工,每年可节约劳动力63万个工日和8.4万个工日;二是推进产业发展。如茶产业,2013年茶叶产量2.95万吨,产值25.6亿元,95%以上是机械化加工;三是拉动农机工业发展。全市农机工业围绕丰富的山区特色农产品,以茶机为重点,带动了行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农民直接节本增收1.12亿元,农村人口人均节本增收102元。

 

安徽省农机技术推广总站:创新发展先行者

2013年,全省充分发挥农机推广队伍的人才、技术和体系优势,大力开展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宣传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抓关键农时,组织新机具现场演示展示。结合关键农时机械化生产,省总站多次举办以玉米标准化种植、油菜收获暨秸秆还田、山区特色机械化等为内容的全省新机具现场演示、展示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农机推广系统共举办或协办各类现场演示、展示会215场次。

抓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农机化项目。2013年,省总站牵头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示范推广、省科技攻关等项目12个,完成对比试验16项,研制可调行距宽窄行水稻高速插秧机、耕耙犁复式作业机械等新机具4种。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获得国家专利9项;申请国家专利2项;采茶机作业质量行业标准、玉米种植与收获地方标准均顺利通过评审。各地农机推广机构也都积极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如淮北市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试验示范、霍山县山区水田小型插秧机试验示范、来安县及含山县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试验示范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抓基地建设,为新技术试验示范创造条件。加强来安县省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多项农机化生产实践活动,使周边农户直观感受到农机化新技术的作业效果,也为技术人员实际操作机具、开展技术观摩和新机具适应性试验提供了有效平台。淮北、宿州、蒙城等地在此带动下,通过与项目结合或与合作社联合等方式,也相继建立了示范基地,探索农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新途径。

抓技术培训,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素质。2013年,省总站共举办农机化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市、县技术骨干300余人;下派技术人员赴40多个县市区帮助开展机手培训50多场次,受训农民机手30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农机推广机构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基层农技推广补助等项目共举办技术培训班426期,培训人员3.6万人次。

抓技术指导,提高技术推广到位率。2013年,全省67个县(市、区)的1635名农机技术人员参与了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实施,服务示范户16350户,占全省服务总量的14.6%。与2012年相比,农机系统的参与面增加21个县(市、区),技术指导员增加335人,占全省总量比例提高了4.6个百分点。

本版图文由安徽省农机局提供



http://farm.00-net.com/nz/nj/2014-3-5/nj_7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