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农机服务组织创新与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业工程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主席 李树君

作为世界农机使用第一大国、制造第二大国,我国农业工程科技进步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全面支撑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但与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的要求相比,无论在产业技术还是品种结构乃至产业结构方面,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农业工程装备技术整体落后国外先进水平三十年,甚至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产业科技合作,成为减小国际差距、引领行业进步、支撑产业跨越升级的必由之路。

我国农业工程国际化进程的回顾

中国农业工程界不断向外拓展合作与发展空间,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和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科学家广泛参与CIGR、AAAE、ASABE、AOCABFE等国际组织的活动,不断推进人员互访和联合培养,进行学术交流、科学研究以及产业经济合作等,加速了中国农业工程国际化发展进程。当前,国际农业工程的重心向亚洲转移,亚洲农业工程的重心向中国转移。如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这个有100多个国家会员的世界级组织,此前其学术活动中心在欧美地区。进入21世纪后,我国成功获得2004年、2010年和2014年国际农业工程大会主办权。

中美合作在美国科罗拉多连续组织召开了12次联合工作组会议,2012年7月首届“国际农业科技小型峰会”在山东省青岛市成功举办,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美国农业部副部长凯瑟琳·艾伦·渥特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等出席会议,全面总结了中美农业科技进展和成就;中国与加拿大进行超高压处理技术对大豆蛋白生物活性影响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我国还不断加强人员互访和联合培养的力度,中国企业参加海外举办的享有盛誉的农机展;把握国际农机装备技术发展新动态;访问考察国外先进农机企业,促进技术合作;国外团组来国内考察,了解发展形势和发展需求;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国外专业机构合作培养研修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农业工程科技骨干;在国内、外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各种农机培训班;覆盖60多个国家,以技术培训带动和促进我国农机出口。

在产业经济合作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国有关研究院所、企业与德国克拉斯公司联合研制水稻联合收割机,揭开了产业经济合作的序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著名农机企业纷纷进入中国,设立联合公司或独资公司,如迪尔佳联、迪尔天拖、上海纽荷兰、洋马(中国)公司、久保田(苏州)公司等。我国产业资本也纷纷实行“走出去”战略,中国一拖集团收购法国McCormick,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机工业收购世界级农机企业的第一案例。

我国还大力推进农业工程成套技术项目“走出去”。中国农机院承建的津巴布韦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成为我国14个援非中心之一;2009年,中国农机院承揽了委内瑞拉农副产品加工设备制造厂工业园项目;国机集团还与乌克兰农业巨头签署逾41亿美元合作协议。

我国农业工程国际化发展的展望

在当前学术已经国际化、产业已经国际化、市场更是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以全球化的视野和高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

我们要加大国际化平台建设力度,建立开放式的国际化研发中心;.加强人才互访和培训力度,选派优秀人才送出去(攻读学位、进修),把国外著名专家学者请进来,并邀请国外学生到中国联合培养,深入推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我们还要积极推进政府间科技合作,推动建立国际化产业基地,推进联合跨国联盟的建立。以联合研发为基础,合作生产为契机,积极谋求与国外知名农机制造企业建立跨国联盟,建立海外产业基地。“立足自我,协同发展,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是我们的信条,要使产品走出去,技术输出去。例如我们将有针对性地进行东南亚、中亚、南美和非洲市场长期进入的策划与开发;与盖茨基金会合作,走进非洲。在推动建立国际化产业基地的过程中,应秉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与生物质能利用“四位一体”,种植机械化、养殖福利化、食品有机化、剩余物资源化“四化同步”的方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拖拉机 农业工程 土地 联合收割机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