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河南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迈入机械化新时代


河南省是农机应用大省,农机拥有总量占全国1/9。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在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加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成长动力不断增强和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等多重利好共同作用下,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中的作用日渐突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农机化工作,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举措和重要内容之一。各级农机部门以主攻秋粮生产机械化为重点,推动农机化向深度、广度全面进军;以发展农机合作社为重点,加快提升农机组织化、农业规模化水平;以强化农机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保障农机化健康发展。2002—2011年,河南省大中型拖拉机从2002年的7.84万台增长到2011年的31.1万,增长400%,大中型配套农具从14万台(套)发展到73万台(套),增长521%,联合收割机从3.66万台发展到15.77万台,增长431%,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河南省农机化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有力保障了农业稳定发展,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为新世纪以来,粮食总产量连续迈上900亿斤和1000亿斤两个台阶,连续8年增产,连续6年超千亿斤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在现代农业建设中有效发挥了支撑和引领作用。近年来,河南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主攻难点,突破弱点,着力推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继“十五”末,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到2011年底,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8%,年均提高近三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机耕做到应耕尽耕;小麦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加快普及;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机械化不断推进。全省农机总动力突破1亿千瓦,达到1.05亿千瓦。2000年以来,大功率、高性能的动力机械,多功能、复合式作业机械不断投放市场,小型、低水平机械逐步退出农业生产。全省大中型拖拉机增长迅猛,80-100大马力拖拉机成为主要发展机型。截至2011年底,全省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31.1万台,较2000年增长418%;大型联合收割机达到15.8万台,较2000年增长688.5%。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持续提高。农机装备结构显著优化,农机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按照阶段划分,河南省农业生产方式已进入了机械化为主的新时代,进入了高级发展阶段。灌溉、植保、畜牧、水产、林果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机械化也取得重要进展。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做到了定量、定位、适时、保质完成农业生产作业,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有效缩短春耕生产、“三夏”、“三秋”等作业时间,“大忙季节”的叫法成为历史,“男女老少齐上阵”的人海战一去不复返,真正把农民从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在抗击冬春连旱、秋季洪涝和重大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中,充分发挥农机的作用,有力有序科学抗灾救灾,实现抗灾夺丰收。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吸纳农民从事农机服务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2011年,全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09万个,农机从业人员达到651.6万人,全年实现农机服务总产值 264.4 亿元,农机化对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保持在8%以上。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了关键载体作用。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到田靠农机,通过机械物化农业技术已成为大规模应用先进农业科技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河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在“龙口夺粮、春争日、夏争时”等农谚代表的关键农时、重要农事中,确保了主要农作物适时播种,科学管理,及时收获;小麦、玉米机播直接做到精确定量,合理密植,规范化种植,实现苗齐苗匀;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较人力收割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秸秆还田、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精准栽培、均衡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微集水灌溉、水肥耦合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通过机械作业推广应用,使土水肥药种等投入品实现精准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开展耕种管防收全环节统一作业服务,实现科技直接到田,显著缩短了技术应用的传导链条。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有效推动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推动先进农业技术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推广应用,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 农业生产 拖拉机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