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耕耘江淮沃土 奏响大地欢歌


1979年,以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带头实行包产到户为起点,中国农村开始了一场以家庭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性伟大改革。改革开放初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与高效的机械化生产之间由此出现了突出的矛盾,给农机化发展带来冲击,使不少的地方积累了几十年的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损害,农机具或被瓜分变卖,或被丢弃闲置,国营、集体拖拉机站或解体,或个人承包,或转变服务性质。农机数量大量减少。社会上对农机化发展也有许多非议,认为“包产到户,农机无路”。全省各级农机管理机构开始拆、降、并,以服务于集体经济为主的农机化发展一度陷入低谷。

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重新唤醒了承包到土地的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巨大需求,农民自主购买经营农机积极性开始调动,原来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农机的单一形式已不适应,各种新的农机经营形式陆续出现,农机作业市场逐步繁荣。1980年秋天,霍邱县汪集村屈光映等6户农民集资购买了两台江淮-50拖拉机和配套农具,办起了全国第一个民营拖拉机站,冲破了当时不允许个人经营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政策禁区,官办农机化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农机专业户应运而生。1981年,省农机局提出“对农民个体户或联户购买的机械应与集体经营的机械一样看待,一视同仁”政策,从政策和措施上保护和支持农民发展农机化积极性,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安徽省农机部门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的第一个新政策。农机经营和管理体制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这一顺应潮流的重大转折,形成了国家、集体、联户和个人多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并存的局面,促成了农机化发展的高潮涌起。1979~1985年间,全省农业机械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此前任何一个时期,农机总动力由1978年的736.8万千瓦发展到1985年的1133.4万千瓦,增长了54%;拖拉机由10万台发展到25万台,增长150%。尤其是适合一家一户个体经营的小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成倍增长。适应种植业需要的小四轮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旋耕机等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由此也带来农机化低水平重复发展、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等问题。1985年底,全省农户个体所有的大中型拖拉机达1万台,占总量的58%,小型拖拉机达23万台,占总量的97%。农民自主经营农机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农机化开始走上一条以农民为投资主体、以需求为导向,适应国情、符合民意的新型发展道路。

2、1986~1995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农村深化改革对农机化提出进一步要求,农机化发展思路重新确立。

1985年前后,中央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农机化的作用重新引起高层的重视。1987年7月,国务院提出要“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11月,省政府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通知》,充分肯定了农机化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显著作用,客观反映了农村深化改革对农机化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并成立了安徽省农机化工作领导小组。1987年6月,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总站成立。期间,各级农机部门确定了以促进农民勤劳致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目标的农机化发展思路,相继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转变行政职能,重点抓好农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化试点和农机适用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逐步建立县、区、乡农机化服务网络,积极向农机使用者提供全面服务,推动了效益型农机化的发展。这一时期,政府对农机化的资金投入大为减少或基本停止,农机化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农户自家生产的需要,农民投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到后期,以赚钱为目的的跨区域农机作业服务初露端倪。

10年间,全省农业机械大量增加,农田机械化作业水平快速提高。1995年,农机总动力比1986年增加1倍,拖拉机与配套农具配套比上升为1:1.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近30%全省农机专业户达12万人。

3、1996~2003年,市场对农机资源配置作用增强,农机跨区作业引发农机服务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符合国情省情的农机化发展道路逐步明晰。

随着社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机专业户为了提高机器利用率,获取更多的经营收入,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开始走出家乡,开展农机跨区机收小麦作业。1996年,省农机局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始有组织地推动,促进了联合收割机快速增加和小麦机收进度的加快,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1995年,全省联合收割机不足1000台,2000年达到1万台,2007年达到6.8万台。1995年全省小麦机收水平仅为40%,2000年达到56%,2007年达到96%。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拖拉机 农业机械 农业生产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