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耕耘江淮沃土 奏响大地欢歌


安徽省农机管理局 项安琪

经历改革开放30年,在党的惠农政策和农机化方针政策正确指导下,安徽省农机化实现了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跨越式发展,在江淮大地上谱写出绚丽的篇章。

一、农机化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30年来,伴随着改革的风风雨雨,安徽省农机化发展也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制约农机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彻底消除,农民自主经营农业机械的主导地位完全确立,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基本上实现由主要依赖人畜力向依靠科技和现代农业装备的转变。农机化的发展为推进该省“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经济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1、农机数量快速增加结构更加优化。全省农机总动力从1978年的737万千瓦发展到2007年的4540万千瓦,居全国第四,增长5倍。各类拖拉机从10万台增加到240万台,增长23倍。农机具配套比达到1:2.21。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总量居全国第二。各种新型农机具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增加迅速。2007年,全省有联合收割机6.8万台,水稻插秧机1924台,深耕深松机具1287台,精少量播种机25.2万台,旋耕播种施肥机2800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1万台,谷物烘干机649台,粮、油、棉、茶等农副产品加工作业机械41.6万台。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户生产型固定资产中农机份额占50%。农机数量的成倍增长和装备结构的快速优化,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升。2007年,全省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为5943万亩、34174万亩和6273万亩,比1978年的2107亩、29万亩和4.5万亩分别增长2倍、143倍和1393倍。此外,机械植保作业面积达到4478万亩,机电灌溉面积4060万亩。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生产突破机插(播)环节,实现机耕、机收、机植保基础上的主要环节机械化,玉米、油菜和农特产品生产机械化正加快突破。2007年全省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3%,比1978年的13%增加44个百分点。

3、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农机化服务促进体系。30年来,安徽省农机化发展突破了政府包揽的传统体制,充分发挥政府支持引导和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建成了包括农机化科研、技术鉴定、推广、培训、修理、安全监理、销售等在内的农机化服务支持体系。2007年,全省有农机科研、技术推广、试验鉴定、安全监理等机构191个,部门管理服务机构1297个,农机作业、维修、供应等服务组织3.12万个。有农机固定资产30万元以上、年作业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4000多个。农机行业逐步形成为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推广、服务经营为一体的大产业,成为该省农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4、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30年来,安徽省农业产值粮食产量呈阶梯式上升。2007年,全省农业产值1054亿元,比1978年的59.45亿元增长17倍。在耕地减少1成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达到580.2亿斤,比1978年的296.5亿斤增长近1倍。农业机械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约占五分之一。可以说,安徽农业的飞跃,除了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外,以农机为载体的农业科技进步作用更为突出。农机作业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提高了农机经营效益,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强了农民增收能力。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3元,是1978年的27倍。同期全省农机化经营收入达到225亿元。

5、提升了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经过各级农机校培训的大量农机操作手和驾驶员,成为农村中科技文化素质较高的新型农民群体。2007年底,全省有农机驾驶和操作人员316万人,占农业生产经营户的1/3。全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达1200万人,农村10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3943人。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经降至40%以下。

二、发展历程回顾

30年改革,安徽省农机化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1、1979~1985年,由“大包干”开始的农村伟大变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机化发展体制的“藩篱”被冲破,民办农机化开始崛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拖拉机 农业机械 农业生产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