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耕耘江淮沃土 奏响大地欢歌

网友投稿  2008-10-21  互联网

安徽省农机管理局 项安琪

经历改革开放30年,在党的惠农政策和农机化方针政策正确指导下,安徽省农机化实现了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跨越式发展,在江淮大地上谱写出绚丽的篇章。

一、农机化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30年来,伴随着改革的风风雨雨,安徽省农机化发展也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制约农机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彻底消除,农民自主经营农业机械的主导地位完全确立,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基本上实现由主要依赖人畜力向依靠科技和现代农业装备的转变。农机化的发展为推进该省“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经济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1、农机数量快速增加结构更加优化。全省农机总动力从1978年的737万千瓦发展到2007年的4540万千瓦,居全国第四,增长5倍。各类拖拉机从10万台增加到240万台,增长23倍。农机具配套比达到1:2.21。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总量居全国第二。各种新型农机具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增加迅速。2007年,全省有联合收割机6.8万台,水稻插秧机1924台,深耕深松机具1287台,精少量播种机25.2万台,旋耕播种施肥机2800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1万台,谷物烘干机649台,粮、油、棉、茶等农副产品加工作业机械41.6万台。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户生产型固定资产中农机份额占50%。农机数量的成倍增长和装备结构的快速优化,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升。2007年,全省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为5943万亩、34174万亩和6273万亩,比1978年的2107亩、29万亩和4.5万亩分别增长2倍、143倍和1393倍。此外,机械植保作业面积达到4478万亩,机电灌溉面积4060万亩。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生产突破机插(播)环节,实现机耕、机收、机植保基础上的主要环节机械化,玉米、油菜和农特产品生产机械化正加快突破。2007年全省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3%,比1978年的13%增加44个百分点。

3、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农机化服务促进体系。30年来,安徽省农机化发展突破了政府包揽的传统体制,充分发挥政府支持引导和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建成了包括农机化科研、技术鉴定、推广、培训、修理、安全监理、销售等在内的农机化服务支持体系。2007年,全省有农机科研、技术推广、试验鉴定、安全监理等机构191个,部门管理服务机构1297个,农机作业、维修、供应等服务组织3.12万个。有农机固定资产30万元以上、年作业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4000多个。农机行业逐步形成为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推广、服务经营为一体的大产业,成为该省农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4、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30年来,安徽省农业产值粮食产量呈阶梯式上升。2007年,全省农业产值1054亿元,比1978年的59.45亿元增长17倍。在耕地减少1成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达到580.2亿斤,比1978年的296.5亿斤增长近1倍。农业机械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约占五分之一。可以说,安徽农业的飞跃,除了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外,以农机为载体的农业科技进步作用更为突出。农机作业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提高了农机经营效益,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强了农民增收能力。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3元,是1978年的27倍。同期全省农机化经营收入达到225亿元。

5、提升了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经过各级农机校培训的大量农机操作手和驾驶员,成为农村中科技文化素质较高的新型农民群体。2007年底,全省有农机驾驶和操作人员316万人,占农业生产经营户的1/3。全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达1200万人,农村10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3943人。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经降至40%以下。

二、发展历程回顾

30年改革,安徽省农机化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1、1979~1985年,由“大包干”开始的农村伟大变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机化发展体制的“藩篱”被冲破,民办农机化开始崛起

1979年,以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带头实行包产到户为起点,中国农村开始了一场以家庭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性伟大改革。改革开放初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与高效的机械化生产之间由此出现了突出的矛盾,给农机化发展带来冲击,使不少的地方积累了几十年的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损害,农机具或被瓜分变卖,或被丢弃闲置,国营、集体拖拉机站或解体,或个人承包,或转变服务性质。农机数量大量减少。社会上对农机化发展也有许多非议,认为“包产到户,农机无路”。全省各级农机管理机构开始拆、降、并,以服务于集体经济为主的农机化发展一度陷入低谷。

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重新唤醒了承包到土地的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巨大需求,农民自主购买经营农机积极性开始调动,原来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农机的单一形式已不适应,各种新的农机经营形式陆续出现,农机作业市场逐步繁荣。1980年秋天,霍邱县汪集村屈光映等6户农民集资购买了两台江淮-50拖拉机和配套农具,办起了全国第一个民营拖拉机站,冲破了当时不允许个人经营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政策禁区,官办农机化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农机专业户应运而生。1981年,省农机局提出“对农民个体户或联户购买的机械应与集体经营的机械一样看待,一视同仁”政策,从政策和措施上保护和支持农民发展农机化积极性,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安徽省农机部门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的第一个新政策。农机经营和管理体制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这一顺应潮流的重大转折,形成了国家、集体、联户和个人多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并存的局面,促成了农机化发展的高潮涌起。1979~1985年间,全省农业机械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此前任何一个时期,农机总动力由1978年的736.8万千瓦发展到1985年的1133.4万千瓦,增长了54%;拖拉机由10万台发展到25万台,增长150%。尤其是适合一家一户个体经营的小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成倍增长。适应种植业需要的小四轮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旋耕机等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由此也带来农机化低水平重复发展、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等问题。1985年底,全省农户个体所有的大中型拖拉机达1万台,占总量的58%,小型拖拉机达23万台,占总量的97%。农民自主经营农机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农机化开始走上一条以农民为投资主体、以需求为导向,适应国情、符合民意的新型发展道路。

2、1986~1995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农村深化改革对农机化提出进一步要求,农机化发展思路重新确立。

1985年前后,中央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农机化的作用重新引起高层的重视。1987年7月,国务院提出要“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11月,省政府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通知》,充分肯定了农机化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显著作用,客观反映了农村深化改革对农机化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并成立了安徽省农机化工作领导小组。1987年6月,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总站成立。期间,各级农机部门确定了以促进农民勤劳致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目标的农机化发展思路,相继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转变行政职能,重点抓好农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化试点和农机适用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逐步建立县、区、乡农机化服务网络,积极向农机使用者提供全面服务,推动了效益型农机化的发展。这一时期,政府对农机化的资金投入大为减少或基本停止,农机化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农户自家生产的需要,农民投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到后期,以赚钱为目的的跨区域农机作业服务初露端倪。

10年间,全省农业机械大量增加,农田机械化作业水平快速提高。1995年,农机总动力比1986年增加1倍,拖拉机与配套农具配套比上升为1:1.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近30%全省农机专业户达12万人。

3、1996~2003年,市场对农机资源配置作用增强,农机跨区作业引发农机服务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符合国情省情的农机化发展道路逐步明晰。

随着社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机专业户为了提高机器利用率,获取更多的经营收入,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开始走出家乡,开展农机跨区机收小麦作业。1996年,省农机局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始有组织地推动,促进了联合收割机快速增加和小麦机收进度的加快,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1995年,全省联合收割机不足1000台,2000年达到1万台,2007年达到6.8万台。1995年全省小麦机收水平仅为40%,2000年达到56%,2007年达到96%。

跨区机收小麦的成功实践,点燃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的强力引擎。1995年9月,东至县王文江、袁由理两户农民合股30万元,购买了1台日本产“洋马”联合收割机开始水稻跨区收获。此后,很多地方的农机专业户在耕地、整地、播种、秸秆还田等环节也开展了跨区作业服务。伴随着实力不断增强,农机专业户经营规模逐步扩大,以肥西农民严德敏为代表,一批懂技术、会经营、有市场眼光的农机大户在政府扶持下成长起来。相关的农机技术推广、农机及零配件供应、油料供应、农机修理、作业中介、信息传递、作业互助等也同步发展,形成遍及全省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服务的产业化特征越来越显著。这种农民自己投资、自主经营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显现出初级阶段中国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的典型特征。

这一时期,农机化工作得到政府的进一步重视。1997年初,省政府发出《关于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通知》。此前被拆降并的市、县农机管理部门逐步恢复。1997年,《安徽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颁布,全省农机化走上依法管理的道路。农机化发展战略进一步调整,农机的装备结构调整纳入工作日程,水稻生产机械化和农特产品机械化进入发展重点。

4、2004~2007年,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农机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政府有效促进机制形成,政策和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农机化进入新一轮加速发展。

2004年1月,中央1号文件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列为全国“两减免三补贴”的支农惠农政策。6月,我国第一部农机化法律《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施行。当年,安徽省提出“对拖拉机等农用机械,免征养路费”,率先于全国。2006年3月,新修订的《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施行。

2004年,国家财政安排安徽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0万元,此后逐年增加,2007年达到9000万元,总量达到1.56亿元。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大大地激发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热情。全省农机化发展开始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飞跃。2007年,全省农机总动力比2003年增加了990万千瓦,增长28%,年均增幅6%。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以及高性能、大马力和复式作业的其他农业机械也保持高速增长,农机装备结构明显改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比2003年提高10个百分点。此外,围绕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小麦高产机械化技术和玉米机收技术的示范推广均取得了重大进展,水稻和玉米两大作物生产机械化推进速度大大加快。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强劲。与之相适应,农机大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到2007年底,全省乡、村作业服务组织1.1万个,农机专业户320万个。安徽省农机化开始进入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化肥增产增效作用发挥边际效益下降情况下,农业机械取而代之重居农业主导地位。

三、30年农机化发展的经验总结

30年改革创新,30年拚搏奋斗,安徽省农机化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跨越,为成功开创符合国情、省情的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1、坚持改革创新求发展。30年来,安徽省农机化改革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全国第一个民办拖拉机站、最早的农机自由市场、领先的扶持政策、创新的跨区作业服务和农机农艺结合新机制的探索都发生在我省。实践充分证明,农机化发展离不开改革和创新,要以改革的精神谋划农机化,以创新的思路发展农机化,以与时俱进的举措推进农机化,时刻保持农机化发展与农村改革进程的同步。

2、坚持农民主体求发展。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体,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力量。他们既是农机化的经营者和受益者,也是最主要的推动者。农民农机社会化服务和跨区作业都是农民的伟大创造,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机合作共用和高效利用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国家进一步确立了农民发展主体地位,并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引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在发展的中级阶段,要继续发挥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推进农机化发展。

3、坚持政策扶持求发展。农机化自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在发展过程中,把国家的意志和农民发展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为农机化创造出一个长期稳定、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重点解决好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的问题,保证农民的自主发展。唯此,农机化才能取得结构比较合理、技术装备水平较高、资源节约、投入经济的有效发展。

4、坚持遵循经济规律求发展。30年的改革,是一场遵循经济规律、强调市场取向的改革。坚持效益优先是农机化发展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农民和市场的农机需求对农机化发展方向与发展速度起有决定性作用。必须坚持农机化发展与各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条件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原则。只有在经济可行这个前提下,结合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源、农业种植结构、国家和农民经济条件等情况,辅以恰当的政策引导,探索出适合国情的良性发展机制,才能够实现农机化的又好又快发展。

5、坚持因地制宜求发展。安徽省生态环境多样、区域类型多、自然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机械需求多样,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坚持从省情出发,立足山区、丘陵和平原等不同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及农机技术条件,来确定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内容和速度,发展规模种植和特色农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度推进。

6、坚持立足部门服务求发展。政府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把满足农业、农村、农民对农机化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政府关注、农民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功能,完善农机化法规体系,狠抓农机化技术推广,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积极履行农机质量监督职责,严格农机产品推广鉴定,培育和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等系列服务,加快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四、前景展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促进农业劳动过程机械化,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必将迎来农业机械化新一轮大发展、大提高。

农业、农民的需求大。中央提出更加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得到充分保障,势必会引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多种形式流转和多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农业对农机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大。

农机装备发展潜力大。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更需要也更适合农业机械化作业,也更需要有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来提供综合性或专业化农机服务。国家提出到2020年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目标,安徽省提出到2020年新增2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目标,以及建设沿淮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计划等,都需要依靠现代农业装备的支撑,都需要靠发展农业机械化来实现。目前该省粮食生产机械化装备水平还比较低,和先进省份比较差距较大。水稻栽植机械仅4000余台,机械化水平3%,均不到江苏的1/10。安徽省玉米联合收割机不足500台,机收率仅4%,而山东有玉米联合收获机2.3万台,机收率达33%。这些现实的差距,也是该省农机化发展的潜力所在。

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大。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机化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大。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制度逐步完善,农业投入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农民购置使用经营农机的积极性将更加高涨,新一轮的农机化发展热潮必将尽快到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安徽省农机化工作必须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农机装备,提高,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切实保障。



http://farm.00-net.com/nz/nj/2008-10-21/nj_7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