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我国农业机械化在新的起点上阔步前进


4.发展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走农业机械共同利用和高效利用的发展道路

坚持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大力推进适应家庭经营和现代农业要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共同利用和高效利用的发展道路,经济有效,农民欢迎,市场兴旺,符合国情。

在新阶段,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在全国,乡以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已有21万个,农机户已约有3400万户的基础上,应着力支持有一定规模和较强服务能力的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发展,努力创新农机服务模式,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规范服务市场,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农机服务机制,创建农机服务品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机中介服务组织,促进农业机械销售、作业、维修等服务市场发展,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机跨区作业,先进地区“走出去”服务,后进地区“引进来”促发展,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结合,提高组织化程度、集约化水平、信息服务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通过农业机械化生产要素的区域间流动,促进农业机械化大发展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大提高。

5.统筹人才建设工程,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保障

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人才是根本。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和现代化科技支撑。为此,要把农机培训提升为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为建设现代农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也就是说,新型农民既要学会现代农业生产技能,还要学习现代农业的经营、服务。目前,活跃在农村中的农机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7.5,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户的农机手共约4000万人,约占乡村人口的5.3%,把这批人培养成为现代新型农民,必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带头人和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由于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对社会需求的农产品供给保障功能,还具有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向发展非农产业转移、输送劳动力的功能。农机系统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有培训基地,有师资、设备等优势,扩展农机培训功能,把农机培训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结合起来,统筹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工程,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非农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和输送有文化科学知识、有职业技能、高素质的产业大军。

6.建立区域间互促互补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区域协调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农机化发展新阶段,优化区域发展格局,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已列为重大课题,要用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打破行政区划局限,建立健全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协调互动机制,促进区域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

要通过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农机化技术经济合作和经验交流,“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促进农业机械化要素在区域间流动,鼓励和支持区域间互助合作,共促发展。先进地区要发挥优势以率先化为己任,并帮助后进地区农机化发展;后进地区要把借力发展与自力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后发优势,尤其在政策支持下,抓住机遇,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2006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提高最快,内蒙古、宁夏、青海比上年提高5个多百分点,内蒙古提高幅为全国最高,达6个多百分点;南方的江苏、江西、上海、安徽、重庆、广东、湖北、海南等8省市的提高幅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稻机收水平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远高于小麦机收(提高2.2)、玉米机收(提高1.5)的提高幅度。农机化发展的南北差距、水旱差距正逐渐缩小,北高南低、旱高水低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互促互补,各具特色,缩小差距,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是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7.扩大开放,互利共赢,由大到强,中国将成为世界农机化发展的新亮点

用全球眼光审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得出两点基本认识:1.21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亮点;2.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将为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作出新贡献。进入21世纪,世界农业机械化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发展,发展的重点已呈现出从北美洲、欧洲向亚洲、拉丁美洲转移的趋势,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亮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 发展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