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我国农业机械化在新的起点上阔步前进

零零社区网友  2007-10-15  互联网

中国农业大学 白人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12位专家向中央建议,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总理、副总理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8部委正会同起草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意见,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高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盛况空前的新局面。

胡锦涛总书记告诫我们,“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关键看我们工作做得怎么样。”联系农机化实际,我们要清醒认识我国农业机械化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站在什么起点,全面把握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在认识上和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自觉地努力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向新的高度阔步前进。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跨入了中级阶段

根据今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已经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这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向新的高度迈进。界定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中级阶段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1.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跨越40%的门槛,农机作业正向更高水平快速发展。根据评价标准,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0%的发展阶段为初级阶段;处于40%~70%的发展阶段为中级阶段;>70%的发展阶段为高级阶段。2006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39.3%,已经到了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门槛前,比2005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附表1)。今年发展态势更快,2007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跨过40%的门槛已成定局。2007年,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由初级阶段跨入中级阶段的转折年,标志着农机化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农业机械化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发展,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这个重大转折,也是农机战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向党的十七大献的一份厚礼。

2.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40%,中国农业已进入增机减人(转人、育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时代。由于中国农业生产条件复杂,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农业劳动力占用多的国情,农业机械化发展经历了一段增机又增人的发展时期,农业机械化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抗灾防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长期未能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长期有增不减,1991年达到高峰时近3.42亿人,那时全国农机总动力已拥有近3亿千瓦。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长期在50%以上。这种情况的改变始于20世纪90年代,农业劳动力数量开始减少出现在1992年我国农机总动力拥有量达到3亿千瓦以后,人机运动过程的主辅地位从量变发展到质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的作用开始显现,世界最大的传统农业大国开始了农业劳动力比重和数量双下降的历史进程,从1991年到2005年,我国农机总动力增加了3.9亿千瓦,农业劳动力减少了4210多万人,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由52.2%降到39.5%,降了12.7个百分点,这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用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代替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必然规律。从1991年到2005年,我国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业劳动力用量由6.5万人减少到1.3万人,人力消耗降低了80%,相应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倍多。现代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和重要贡献,不仅是向社会供给量足质高品、种多样化的农产品,而且还为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向社会输送从农业转移出的劳动力,使社会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资源利用更加合理,经济社会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中级阶段以后,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40%,农业劳动力比重已<40%,此趋大、趋小的发展态势明显加快,我国农业已进入增机减人(转人、育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时代。根据评价标准,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将由40%降到20%,进入高级阶段以后,还会由20%降到10%以下。虽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条件的变化,增机减人过程还可能出现一些曲折往复,但只会是局部的或暂时的,增机减人的大趋势已不可逆转。2004年以来,我国农机总动力年增3000~4000万千瓦,农业劳动力年减620~730万人,农机化发展完全有能力为实现“十一五”规划五年转移4500万农业劳动力的发展目标提供物质技术支撑,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伟大工程提供坚强的物质技术保障。

二、新阶段的新要求、新矛盾

农业机械化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集中体现在量、速、质三个字上,即数量增长加大,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质量提高。

数量增长加大。目前我国耕地面积约1.22亿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约1.57亿公顷。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才刚跨过40%的门槛;机耕水平约55%;机种植水平约32%,第一大作物水稻机种植还不到10%;机收水平约25%,第二大作物玉米机收还不到5%;农机作业量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从农机装备水平来说,2006年,单位播种面积农机保有量为4.6千瓦/公顷,仅为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标准参照值7千瓦/公顷的65.7%,距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农机作业量和农机装备量增长力度加大是农机化发展新阶段的迫切要求。

发展速度加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农业机械化从初级阶段发展到中级阶段,意味着已有多年的经验积累,已奠定了三个重要基础:物质技术基础,组织运行基础,实践认识基础。农机装备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都已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机械化生产方式已得到农民广泛认可,农业机械普及加速规律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成为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的内在基础,这种内生成长力的加速发展是不可抗拒、不可逆转的。2006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的省有11个,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的省有5个。农机化快速发展的态势方兴未艾,在中级阶段将会继续。我国用50多年时间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初级阶段的历史使命,如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顺应规律继续努力,大约还要奋斗20年左右,可以完成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的历史使命。也就是说,中国可望在本世纪20年代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奠定良好的农业机械化基础。

发展质量提高。农业机械化由初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不仅有量的增长,速度加快,更重要的是有质的提高,发展更好,发展格局明显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机作业由生产环节机械化向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发展,“瓶颈”环节成为主攻重点,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产业化结合,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种植业机械化发展重点由初期的耕整、排灌、植保机械化向种植、收获、收后处理、加工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化新增长点由小麦向水稻、玉米,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向各地优势农产品机械化、产业化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机化发展格局;农业机械装备向技术含量高,功能增多,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系列化发展,新增机具品种与老机具更新换代并行,现代农业装备逐渐形成系列产品、成套设备、机器体系;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由资源开发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提升,为农业增长方式由投入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转变提供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撑;农业投资效益明显提高,劳动资料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机器装备代替传统的人力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机器装备增加,农业劳动者数量减少、素质提高,传统农民转变成使用操作现代生产工具、有科技文化知识的新型农民,把大量占用、消耗人力和自然资源,对自然依赖很大,劳动生产率低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依靠科学技术和先进农业装备,节约人力和自然资源,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高的节约型、环保型、效益型现代农业;农机经营格局向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农机服务使农机服务组织和受服务的农民双受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农机户成为农村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农机手成为农村有文化技术,科技素质高,热心从事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型农民和热心为大家服务,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由辅助地位向主导地位演变,农村面貌出现三新(新装备、新农民、新生产方式),使农业效益提高,竞争力增强,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缩小,实现农民、农机服务组织、政府三满意,生产发展,生活提高,城乡协调,社会和谐。

在前进的道路上,新起点、新要求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矛盾。农机化发展还存在整体水平不高、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区域发展不平衡;装备结构不合理,农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性能不稳定,结构调整需要的新机具供给不足,“瓶颈”制约的关键技术装备缺口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较低等诸多问题。中级阶段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矛盾凸显期。主要矛盾是对农机化需求迫切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有效供给不足问题。制约农机化发展的技术经济障碍和体制机制性障碍急需解决。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有清醒认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坚定的信心和自觉性,努力克服困难,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开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局面。

三、在新起点上开拓前进

在新起点上开拓前进,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1.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新阶段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要做到攻坚与开拓统筹兼顾。攻坚是指粮食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的攻坚,具体来讲就是水稻机种植攻坚,玉米机收攻坚。这在当前来讲是重中之重,是必须克服和解决的最大困难和最大制约,丝毫不能动摇,不能放松。攻下这两大难关就可望加快取得我国农业机械化第二大战役重大胜利,必须花大力气抓紧解决好。开拓是指在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拓展农机化作业和服务的新领域,努力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2.加大投入与用好投入两手抓,努力实现效益型增长

国家逐年增大对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的投入力度,并逐步健全和完善支持补贴制度,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民积极、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是解决发展农业机械化迫切需要资金保障的战略举措,大大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2006年,全国投入农业机械的购置资金近32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约占5.5%,农民投入约占92.5%。农民投入了295.5亿元购置农业机械,对于人均纯收入还不到3600元的中国农民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这反映了农民对农机化的迫切需求,也反映了农民对农机投入具有效益。

在国家投入力度逐年翻番增长的同时,如何用好投入,提高投入效益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问题。用好投入,提高农机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加大投入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所以,必须加大投入与用好投入两手抓,才能提高投入效益,把投入型增长真正转变成效益型增长,实实在在为建设现代农业、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各地对农机化的投入,应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在经济实力较强,农机化向新领域发展需求迫切的地区,地方财政对农机化投入,既要坚持与中央财政投入的配套性,又可根据需要与可能,适当支持能发挥比较优势,有地方特色的农机化新领域,走符合各地实际、顺应时代潮流的科学发展道路,不断开创农机化发展的新局面。

3.统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振兴农业装备制造业

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到发展新型农用工业。加快农机行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尽快制定有利于农用工业发展的支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必须从战略需求的高度和我国农机工业的实际出发,产学研推相结合,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农业装备制造业振兴。

我国现代农业装备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主要还是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新阶段振兴农业装备制造业,主要是提高两个能力:一是提高我国农机产品满足国内发展需求的能力。要围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饲养、水产养殖、生物质能源五大领域,主攻急需的农业关键技术装备,提高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的供给保障能力;二是提高我国农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努力改变农机产品国际竞争力弱、出口附加值低,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还主要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为此,要充分发挥已建立的“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建设和完善国家农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在大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努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产品和农业机械化技术,创出一批先进适用、具有竞争力的我国农业装备产品知名品牌。引导农机企业在竞争中兼并重组,努力形成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竞争力强的农机企业。特别应着力培育出几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领军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及与之相适应的一批“专、精、特”中小企业。避免低水平重复的趋同性竞争和以损失质量、可靠性为代价的恶性价格竞争,倡导提高技术含量、改善功能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建立在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基础上,填补我国农机需求空白的竞争,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值得倡导的良性竞争,也是保持企业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的强大动力;优化农机工业布局,逐步形成几个分布合理、各具特色的农机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国的农业装备制造业,要立足国内,面向全球,走向世界。在新阶段,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业要由农业机械生产大国向世界农机强国进军。

4.发展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走农业机械共同利用和高效利用的发展道路

坚持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大力推进适应家庭经营和现代农业要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共同利用和高效利用的发展道路,经济有效,农民欢迎,市场兴旺,符合国情。

在新阶段,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在全国,乡以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已有21万个,农机户已约有3400万户的基础上,应着力支持有一定规模和较强服务能力的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发展,努力创新农机服务模式,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规范服务市场,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农机服务机制,创建农机服务品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机中介服务组织,促进农业机械销售、作业、维修等服务市场发展,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机跨区作业,先进地区“走出去”服务,后进地区“引进来”促发展,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结合,提高组织化程度、集约化水平、信息服务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通过农业机械化生产要素的区域间流动,促进农业机械化大发展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大提高。

5.统筹人才建设工程,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保障

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人才是根本。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和现代化科技支撑。为此,要把农机培训提升为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为建设现代农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也就是说,新型农民既要学会现代农业生产技能,还要学习现代农业的经营、服务。目前,活跃在农村中的农机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7.5,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户的农机手共约4000万人,约占乡村人口的5.3%,把这批人培养成为现代新型农民,必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带头人和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由于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对社会需求的农产品供给保障功能,还具有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向发展非农产业转移、输送劳动力的功能。农机系统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有培训基地,有师资、设备等优势,扩展农机培训功能,把农机培训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结合起来,统筹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工程,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非农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和输送有文化科学知识、有职业技能、高素质的产业大军。

6.建立区域间互促互补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区域协调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农机化发展新阶段,优化区域发展格局,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已列为重大课题,要用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打破行政区划局限,建立健全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协调互动机制,促进区域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

要通过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农机化技术经济合作和经验交流,“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促进农业机械化要素在区域间流动,鼓励和支持区域间互助合作,共促发展。先进地区要发挥优势以率先化为己任,并帮助后进地区农机化发展;后进地区要把借力发展与自力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后发优势,尤其在政策支持下,抓住机遇,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2006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提高最快,内蒙古、宁夏、青海比上年提高5个多百分点,内蒙古提高幅为全国最高,达6个多百分点;南方的江苏、江西、上海、安徽、重庆、广东、湖北、海南等8省市的提高幅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稻机收水平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远高于小麦机收(提高2.2)、玉米机收(提高1.5)的提高幅度。农机化发展的南北差距、水旱差距正逐渐缩小,北高南低、旱高水低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互促互补,各具特色,缩小差距,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是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7.扩大开放,互利共赢,由大到强,中国将成为世界农机化发展的新亮点

用全球眼光审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得出两点基本认识:1.21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亮点;2.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将为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作出新贡献。进入21世纪,世界农业机械化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发展,发展的重点已呈现出从北美洲、欧洲向亚洲、拉丁美洲转移的趋势,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亮点。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农业机械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发展农业机械化已经有几十年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营管理基础,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成长期。国家为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加大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持引导和投入力度,与民间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未来几十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还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农业大国中,农业机械化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中国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农机市场和农业机械生产基地。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在新阶段,农机行业要广泛开展对外技术经济合作与交流,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化国内农机制造产业组织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机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农机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加强中国农机品牌建设和对外宣传推介,努力把中国物美价廉的农机产品和优质高效的农机化服务推向国际市场,尤其要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农机产品的出口,提高我国农机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和知名度。总之,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的资源和市场,既适应扩大内需,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又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交流。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农机化方面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将全方位和深层次地展开,在竞争中求发展,求进步,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共赢。世界看好中国,中国走向世界已经成为新的时代潮流,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积极为推进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又好又快发展和世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作出历史性新贡献。



http://farm.00-net.com/nz/nj/2007-10-15/nj_7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