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我国农业机械化在新的起点上阔步前进


三、在新起点上开拓前进

在新起点上开拓前进,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1.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新阶段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要做到攻坚与开拓统筹兼顾。攻坚是指粮食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的攻坚,具体来讲就是水稻机种植攻坚,玉米机收攻坚。这在当前来讲是重中之重,是必须克服和解决的最大困难和最大制约,丝毫不能动摇,不能放松。攻下这两大难关就可望加快取得我国农业机械化第二大战役重大胜利,必须花大力气抓紧解决好。开拓是指在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拓展农机化作业和服务的新领域,努力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2.加大投入与用好投入两手抓,努力实现效益型增长

国家逐年增大对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的投入力度,并逐步健全和完善支持补贴制度,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民积极、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是解决发展农业机械化迫切需要资金保障的战略举措,大大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2006年,全国投入农业机械的购置资金近32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约占5.5%,农民投入约占92.5%。农民投入了295.5亿元购置农业机械,对于人均纯收入还不到3600元的中国农民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这反映了农民对农机化的迫切需求,也反映了农民对农机投入具有效益。

在国家投入力度逐年翻番增长的同时,如何用好投入,提高投入效益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问题。用好投入,提高农机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加大投入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所以,必须加大投入与用好投入两手抓,才能提高投入效益,把投入型增长真正转变成效益型增长,实实在在为建设现代农业、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各地对农机化的投入,应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在经济实力较强,农机化向新领域发展需求迫切的地区,地方财政对农机化投入,既要坚持与中央财政投入的配套性,又可根据需要与可能,适当支持能发挥比较优势,有地方特色的农机化新领域,走符合各地实际、顺应时代潮流的科学发展道路,不断开创农机化发展的新局面。

3.统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振兴农业装备制造业

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到发展新型农用工业。加快农机行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尽快制定有利于农用工业发展的支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必须从战略需求的高度和我国农机工业的实际出发,产学研推相结合,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农业装备制造业振兴。

我国现代农业装备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主要还是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新阶段振兴农业装备制造业,主要是提高两个能力:一是提高我国农机产品满足国内发展需求的能力。要围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饲养、水产养殖、生物质能源五大领域,主攻急需的农业关键技术装备,提高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的供给保障能力;二是提高我国农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努力改变农机产品国际竞争力弱、出口附加值低,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还主要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为此,要充分发挥已建立的“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建设和完善国家农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在大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努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产品和农业机械化技术,创出一批先进适用、具有竞争力的我国农业装备产品知名品牌。引导农机企业在竞争中兼并重组,努力形成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竞争力强的农机企业。特别应着力培育出几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领军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及与之相适应的一批“专、精、特”中小企业。避免低水平重复的趋同性竞争和以损失质量、可靠性为代价的恶性价格竞争,倡导提高技术含量、改善功能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建立在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基础上,填补我国农机需求空白的竞争,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值得倡导的良性竞争,也是保持企业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的强大动力;优化农机工业布局,逐步形成几个分布合理、各具特色的农机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国的农业装备制造业,要立足国内,面向全球,走向世界。在新阶段,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业要由农业机械生产大国向世界农机强国进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 发展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