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动员令


张蓝水

编者按:   2006年的“两会”闭幕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眼下,全国的农机化生产从春耕春播转向准备三夏生产阶段。在立足本职,为农机化事业努力工作的同时,农机业界的专家学者仍将继续思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机化工作的创新思路,学习研读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热潮也仍然在延续。继本报连续登载了农业部农业机械检验鉴定总站焦刚站长的《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农机化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农机监理总站丁翔文站长的《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几篇理论文章后,读者反响强烈,纷纷围绕“新农村建设”、“一号文件”等关键词向本报投稿,本期选登的张蓝水研究员的文章,通过对2006年“一号文件”的文本解读,分析了“一号文件”对于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特为刊登,以飨读者。

2006年,中央连续第三次下发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学者说,近三年的三个一号文件分别是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其实不然,虽然各有所侧重,但每个文件都全面涉及了农村各方面的问题。为农机业界人士所关注的是,自从2004年一号文件重新提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决策以来,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有农业机械化问题。

从“推进”到“提高”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二部分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在位于此部分的第5条“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中,提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这是新一号文件对农业机械化提出的核心要求和工作目标。自从1986年“七五”计划纲要提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后直到2003年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中,断断续续有过不加修饰词的“推进农业机械化”文字,却从未有过“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鲜明语汇。这也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令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者特别受到鼓舞的原因,这显示出农业机械化对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央从更高的视角看待农业机械化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央一号文件也是中央适时发出的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动员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位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图景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处于第一位的就是“生产发展”。中央一号文件把建设现代农业定位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新农村与以往农村的重要区别或特点就是农业现代化。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只有生产发展,才能“生活宽裕”,有条件实现后几项目标。改变传统手工劳动方式为现代机械化劳动方式是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千百年来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农民“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承负着低效率的繁重体力劳动。只有机械化的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生产力,让农业劳动变得更加轻松,从而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重要区别就是生产方式的机械化。中央一号文件使用“大力推进”的提法,把农业机械化放在建设现代农业更关键的地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先例的提法。当前,我国社会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办法是使更多的农民进入高回报率的工商业领域。在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前提下,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防止农业的滑坡,采用“影子劳动力”的机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唯一正确的选择。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一改过去泛泛的“推进农业机械化”提法,强调“大力”二字,既显示中央决意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坚定信念,也显示国家已经具备加速推动农业机械化的经济实力。

四个重点亟需提高

 2006年一号文件不仅重申2004年一号文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决策、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和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补贴试点,而且指出了当前亟需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的4项工作重点。一是重要农时,二是重点作物,三是关键生产环节,四是粮食主产区。这说明,这4个方面的农业机械化尚不能满足目前国家发展的要求,亟需进一步提高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粮食 新农村建设 农业机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