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利土生物:从“救人”到“救植物”


□本报记者 吴俊生

从专攻人体疑难杂症,到如今转向微生物肥料技术,从“救人”到“救植物”,这是河北利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独特的“出身”,在农资行业,这样的企业屈指可数。

近期,利土生物迎来一桩桩喜事。12月18日,利土生物与河北农林科学院签约,双方决定在全省示范基地共同推广总额超过3000万元的利土生物系列肥料。在此前后,山西省农业厅也将利土生物肥料纳入政府采购意向中标单位,标的是高达3000多万元的利土生物水溶肥。同样也是近期,利土生物还与河北量子云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10万吨的生物有机肥合作项目。

对利土生物而言,这一连串的合作,意味着其把医学领域的生物技术已经成功引进到农业之中,凭借良好的效果获得了权威机构认可。“我们在微生物肥料核心技术上有重要突破,利土生物之所以转型做农业,出发点在于瞄准当前我们在食品安全上的短板。”利土生物董事长倪彦梅说。

倪彦梅原来的身份是临床医生,上世纪80年代,作为技术骨干的她,专业从事重症疑难病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她又转向微生物健康食品、中药提取物应用的研究,针对慢性肾病、糖尿病、痛风研制出了独到的处方,治愈或好转率达90%以上,还攻克了肾病、功血、肾结石、小儿湿疹、顽固性头疼等五项疑难病的治疗。

此后,倪彦梅将研究重心由人体向动物和植物转移。“如果能够把治疗人体疾病的生物发酵技术和中药提取物技术应用到粮食和农产品上,对消费者的健康岂不是很大的贡献?”倪彦梅这样思考。

就这样,作为医生的倪彦梅一头扎进了农业。2010年,她在河北省赞皇县成立了利土生物,致力于中医药和微生物技术的农用,经过3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年产10万吨酵素菌肥的生产线、5万吨叶面肥生产线。

作为一家年轻的企业,利土生物没有实力去做大张旗鼓的宣传和推广,但它拥有技术核心竞争力。“举个例子吧,杂菌数量偏多是目前微生物行业比较普遍的问题,它的危害在于会加重作为病虫害,而我们发酵的肥料没有任何异味,充分证明我们的产品杂菌很少。”倪彦梅解释。

截至目前,利土生物拥有国家级发明专利十项,近期又与河北农林科学院共同完成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发明专利号201611038089.2)和一种复合微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发明专利201611038707.7)等国家专利。

或许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利土生物还需要时间,但它在田间的表现已经展露锋芒,虽然没有大面积推广和服务,仍然有大量的经销商和农户前来订购利土生物肥料。赞皇县院头镇胡家庵村村民睦贵增说,以前每年家里的核桃树都会出现死亡现象,3年前用上利土,再也没发生。“利土生物这么好的产品,缺少的只是宣传。”他感慨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发酵 生物技术 核桃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