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拯救果园在行动


与孙振忠一样,渭南大荔县的李建民提到赛众调理剂就禁不住喜笑颜开。李建民原来做建筑,没挣到钱,现在种冬枣过上了幸福生活,农村人在城里却有房有车,一家人其乐融融。

“大荔冬枣面积很大,以前大家都追求产量和个大,盲目使用化肥和膨大素,现在大伙儿的观念慢慢在改变。像我家的大棚冬枣,其实产量并不是第一位的,而是注重提前上市和提高品质。”李建民告诉记者,以前他家的冬枣也有很多问题,主要是根系生长不好,树势弱,黄叶特别多。三年前用了赛众,慢慢有了改观,经过两年试验彻底放心了,现在所有园子都用上了赛众。“前年我这个10亩冬枣园卖了17万元,去年卖了差不多20万,今年估计也不会差。我的冬枣能提前20天上市,而且好吃。”李建民喜滋滋地说。

设施大棚为何连年亏损?

在渭南临渭区有一个超400亩的连片设施葡萄园,据说是一个外地客商投巨资建设的,硬件设施非常先进,但却连年亏损。专家组刚一走进园子,就被遍地通黄的葡萄叶子晃了眼。瞧上去煞是好看的树叶,其实是病。随行专家说,这是典型的黄叶病,黄叶证明缺素,而缺素是因为园子的土壤有了严重问题。

工作人员刨开土,根系发黑,很多都已经烂掉了,酸碱度显示只有5.7,而且土壤湿度很大,用手捏一捏立即成团。“这样的土壤只要天气干燥,马上就变成硬块,土壤透气性很差。”经过询问园子技术员,专家找到了两点原因:一是滴灌水量过大,地面覆膜不合理,导致土壤湿度过高;二是施肥不平衡,氮磷钾过量,中微量元素严重不足。工作人员掀开了根系周围的塑料膜,将土壤暴露,同时施了赛众调理剂,补充土壤急需的中微量元素。

先进的设施农业种不出像样的农产品,而在山西太谷,20多年的大棚却照样优质高产,如此强烈的对比,反证的是同一个道理:保护土壤刻不容缓。

太谷县范村镇象谷村村民段石头如今已五旬开外,他和老伴种了一辈子大棚,家里的大棚都有20多年了,因为棚龄太老,中途实在种不下去了,还换了一次土。专家组走进他家的葡萄大棚时,憨厚的段石头一个劲地邀请专家品尝他家的葡萄。他告诉大家,尽管换了一次土,但前两年大棚照样还是种不下去,后来赛众的技术人员帮助他进行了土壤改良,过去的死苗烂根问题都一下子没了。“你们都尝尝,我家的葡萄是不是有奶油味?!”

农民用出来的品牌

矿物法土壤修复技术是赛众十多年磨一剑的结果,是这些常年奋战在基层的农业专家摸索出来的结果,更是农民用出来的品牌。赛众公司有一项统计:迄今为止,赛众已经在全国13个省试验不下1万次,总有效率超过90%,因为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便依靠惯性销售也是不小的数目。

作为一种从民间和草根中成长起来的矿物法土壤修复技术,赛众具有异于通常产品的独特个性,它既具有养分功能,也具有非养分功能。从养分角度而言,赛众富含30多种作物需要的中微量元素和稀有元素,这在当前农业偏施氮磷钾、营养严重失调的背景下,意义尤为重大;从非养分角度而言,赛众土壤修复技术能够帮助土壤快速形成团粒结构,其中的双向调节物质能够快速平衡土壤酸碱度,同时通过次生代谢等复杂的理化反应提高作物抗逆性和农产品品质,明显降低甚至替代化肥农药的使用。截至目前,赛众矿物法是获得国家专利最多的土壤修复技术,囊括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到土传病害预防等多项发明专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微量元素 腐烂病 葡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