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拯救果园在行动

零零社区网友  2015-06-09  互联网

□本报记者 吴俊生

赛众人的故事

跟随赛众采访其实是一件非常劳累的任务,几天的时间里,记者与赛众的专家组和工作人员长途跋涉,下农村,钻大棚,与农民和土地亲密接触。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感受到土壤技术推广之苦,感受到赛众团队十余年如一日的不易。但每到一处,看到农业生产上的许多问题,看到农民焦急的神情和对丰收的渴盼,记者又深深体会到这是一项值得为之投身的事业。

河北秦皇岛一位赛众技术推广员曾根据《白狐》自编了一段歌词,词中透露出土壤保健事业的艰辛和对这项事业的执着。记者将这段歌词发到一个微信群,引起群友轰动和吐槽,被誉为“农资好声音”。赛众的故事来自基层和农村,他们对绿色农业的追求、对食品安全的捍卫,值得尊重。

外表看上去郁郁葱葱的果园,你知道地下藏着多少隐忧和病害吗?

5月12日,陕西赛众生物科技公司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渭南果蔬研究所和山西农科院数位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正式启动了全国测土诊病行动,针对土壤酸化和板结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病害进行一次大摸底、大扫除。专家组在调查中发现,果园管理不科学导致的土壤板结和土传病害日益突出,地下问题最终反映在地上,引发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而赛众矿物法土壤修复技术让受到困扰的果农看到曙光。

樱桃园里的“急救”

发起这次行动的原因在于今年的土壤病害形势不容乐观。赛众董事长吕周锋告诉记者,今年春季气温偏低、雨水较多,果园土壤问题呈现爆发势头。

5月12日,陕西合阳县洽川镇王村农民王建功一大早就守在自家的樱桃园等候专家组。他的园子大约有1200棵樱桃,可这些年陆陆续续死掉的就有200多棵,同样面积的园子正常一年要卖上四五十万元,而他家一年只有十来万元。

听说专家要来,王建功的儿子特地从外地赶了回来。他说:“园子投了不少钱,去年才挂果,树却已死了一大片,急死人!”

专家们刨开叶片枯萎、树势较弱的几棵樱桃的根,发现这些根光秃秃的,颜色发黑,几乎没什么须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院杜志辉赶紧告诉王建功说:这是典型的根腐病,如果再不处理,还会传染给其他果树,最终整个园子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随行的赛众公司工作人员测量了土壤酸碱度是5.5左右。杜志辉接着解释说,从土壤情况看,板结很明显,同时因为施肥量过大,导致土壤出现了酸化,加上大水漫灌加剧了土壤板结,进而为根腐病病源镰刀菌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在杜志辉的指导下,赛众工作人员斩去烂根,撒施赛众调理剂,然后覆土。“根腐病最重要的是预防,出现这种情况都有些延误了,樱桃树喜欢疏松的土壤,不能大水漫灌,同时要增施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抑制镰刀菌生长。”听着专家的话,王建功感慨地说:“专家的方法就是不一样!”

幸福果农是这么炼成的

重视和不重视土壤保健的差别有多大?同样是在渭南,很多果农摆脱了土壤病的困扰,果园成了家里的“聚宝盆”,秘密就是他们明白地上问题其实根子在地下。

合阳县甘井镇同堤房村五组村民孙振忠就是例子。大家赶到他家苹果园时,记者一眼就瞅见园子里很多果树布满了老伤疤,但都愈合了。孙振忠一看到专家就嚷嚷开了:“我这园子有20年了,五六年前差不多每棵树都有腐烂病,结出的苹果又小又不好吃,后来用了赛众再也没复发。”杜志辉接过话茬说:“腐烂病是苹果最多发的病害,地下治理是最好的方法,改良土壤,地下强根,增强树势,腐烂病自然不会发生。”

工作人员刨开孙振忠的苹果树根,土壤非常疏松,根系呈鲜活的黄白色,现场检测土壤酸碱度6.8左右。吕周锋向记者解释,这样的酸碱度和土质非常适合根系生长,赛众为土壤补充了中微量元素和钾,强壮根系和树体,腐烂病就被控制了。

与孙振忠一样,渭南大荔县的李建民提到赛众调理剂就禁不住喜笑颜开。李建民原来做建筑,没挣到钱,现在种冬枣过上了幸福生活,农村人在城里却有房有车,一家人其乐融融。

“大荔冬枣面积很大,以前大家都追求产量和个大,盲目使用化肥和膨大素,现在大伙儿的观念慢慢在改变。像我家的大棚冬枣,其实产量并不是第一位的,而是注重提前上市和提高品质。”李建民告诉记者,以前他家的冬枣也有很多问题,主要是根系生长不好,树势弱,黄叶特别多。三年前用了赛众,慢慢有了改观,经过两年试验彻底放心了,现在所有园子都用上了赛众。“前年我这个10亩冬枣园卖了17万元,去年卖了差不多20万,今年估计也不会差。我的冬枣能提前20天上市,而且好吃。”李建民喜滋滋地说。

设施大棚为何连年亏损?

在渭南临渭区有一个超400亩的连片设施葡萄园,据说是一个外地客商投巨资建设的,硬件设施非常先进,但却连年亏损。专家组刚一走进园子,就被遍地通黄的葡萄叶子晃了眼。瞧上去煞是好看的树叶,其实是病。随行专家说,这是典型的黄叶病,黄叶证明缺素,而缺素是因为园子的土壤有了严重问题。

工作人员刨开土,根系发黑,很多都已经烂掉了,酸碱度显示只有5.7,而且土壤湿度很大,用手捏一捏立即成团。“这样的土壤只要天气干燥,马上就变成硬块,土壤透气性很差。”经过询问园子技术员,专家找到了两点原因:一是滴灌水量过大,地面覆膜不合理,导致土壤湿度过高;二是施肥不平衡,氮磷钾过量,中微量元素严重不足。工作人员掀开了根系周围的塑料膜,将土壤暴露,同时施了赛众调理剂,补充土壤急需的中微量元素。

先进的设施农业种不出像样的农产品,而在山西太谷,20多年的大棚却照样优质高产,如此强烈的对比,反证的是同一个道理:保护土壤刻不容缓。

太谷县范村镇象谷村村民段石头如今已五旬开外,他和老伴种了一辈子大棚,家里的大棚都有20多年了,因为棚龄太老,中途实在种不下去了,还换了一次土。专家组走进他家的葡萄大棚时,憨厚的段石头一个劲地邀请专家品尝他家的葡萄。他告诉大家,尽管换了一次土,但前两年大棚照样还是种不下去,后来赛众的技术人员帮助他进行了土壤改良,过去的死苗烂根问题都一下子没了。“你们都尝尝,我家的葡萄是不是有奶油味?!”

农民用出来的品牌

矿物法土壤修复技术是赛众十多年磨一剑的结果,是这些常年奋战在基层的农业专家摸索出来的结果,更是农民用出来的品牌。赛众公司有一项统计:迄今为止,赛众已经在全国13个省试验不下1万次,总有效率超过90%,因为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便依靠惯性销售也是不小的数目。

作为一种从民间和草根中成长起来的矿物法土壤修复技术,赛众具有异于通常产品的独特个性,它既具有养分功能,也具有非养分功能。从养分角度而言,赛众富含30多种作物需要的中微量元素和稀有元素,这在当前农业偏施氮磷钾、营养严重失调的背景下,意义尤为重大;从非养分角度而言,赛众土壤修复技术能够帮助土壤快速形成团粒结构,其中的双向调节物质能够快速平衡土壤酸碱度,同时通过次生代谢等复杂的理化反应提高作物抗逆性和农产品品质,明显降低甚至替代化肥农药的使用。截至目前,赛众矿物法是获得国家专利最多的土壤修复技术,囊括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到土传病害预防等多项发明专利。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5-06-09/275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