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宁夏大荣朱振林:大荣心中的农业梦


  时光已进入2014年10月,宁夏大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就要迎来30岁生日。30年来,从当初在废弃的破羊圈里安营扎寨到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靠50万元起家的一个小铁合金厂到如今成为国内外氰胺行业的领军企业,大荣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然而大荣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可以说是在浪尖上起舞。他们这30年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随着董事长朱振林的回忆,一部大荣的发展史呈现在记者眼前。

  另辟蹊径求发展

  1984年10月,在昔日的一片荒砂滩上,朱振林带领其他创业者在废弃的破羊圈里安营扎寨。面对着没水、没电、没住房的艰苦条件和夏天烈日炎炎、冬季寒风刺骨的自然环境,朱振林身先士卒和工人们滚爬在一起,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创建了铁合金厂。起初企业名称是“光华铁合金厂”,1986年投产之时,企业正式更名为“大武口铁合金厂”。

  1987年秋,依据西部地区以至全国中小铁合金企业遍地开花竞争激烈的市场趋势,朱振林审时度势不随波逐流,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全局,清醒地预见到宏观调控不力,大上必然带来大下,企业产品单一潜伏着危机。他力排众议,带领大武口铁合金厂着手实施第一次产品结构调整,另辟蹊径求发展,移植研发电石深加工氰胺系列精细化工产品。1989年7月氰氨化钙(石灰氮)投产,1990年9月双氰胺投产,初步形成氰胺产品基础链条。

  对于大荣来说,1993年是相当特别的一年。1993年8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注册,大武口铁合金厂同香港生荣投资公司合资组建“宁夏大荣氰胺有限公司”,注册资金总额为2300万元,大武口铁合金厂以固定资产投资,占合资额的75%,生荣公司出资占25%,合资期10年。随后合资企业董事会成立,朱振林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香港生荣投资公司郑万青出任副董事长。可以说这次合作加速了大荣由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变,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依靠企业自身积累和融资能力,不断吸收外资重组资产并发展壮大。

  1995年1月,为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发展壮大企业,依据产品结构调整组织扩大经营的需要,大荣着手调整资产结构,变更注册成立“宁夏大荣化工冶金有限公司”,当年下半年完成注册并投入运营。1998年4月,大荣控股湖南省衡南县化工农药厂,组建“湖南大荣化工农药有限公司”并挂牌运营。随后根据经营需要,收购原国有股份重组为全资子公司。

  1999年初,大荣公司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两名专家完成了大荣资产演变的案例研究,结论是大荣公司多年来依靠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发展壮大,企业资产构成中没有国家资本金和国有资本,尽管存在外资成分,但不影响个人独资的企业性质。1999年6月,经石嘴山市体改委、工商局批准,大荣公司注册为个人独资企业,取消了多年以来的原集体企业的注册。

  再次转型一心为农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大荣成为当时宁夏区最大的民营企业,已经在国内氰胺领域确立了自己的竞争优势,成为行业的绝对领袖。但朱振林并不满足,具有超前意识的他还是感受到了其中的危机。

  这次朱振林的转型来了个大转弯,从工业到农业,将传统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氰胺产品推向农业、公共卫生等新的领域,开拓氰胺产业新用途、新市场。

  “我们开发农业科技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提高农民收入,并期待能以自身绵薄之力为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出点力。”面对记者的提问,朱振林以如此淳朴的话语道出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朱振林告诉记者,随着中国农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期,对农业生产资料,尤其是化肥、农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首先,传统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在增加农产品产量、保障供给起到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导致了土壤酸化、板结、水体污染、富营养化等问题,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农业不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控肥、控药已迫在眉睫。其次,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保障农产品安全、食品安全的呼声日渐高涨,开发高效、低毒、无残留的新型农药、肥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再次,农业劳动力的短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节约劳动力成本的缓释肥、功能性药肥和水肥一体化或水、肥、药一体化提出了新的需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瓜 化肥 农业现代化 农民收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