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土壤治污竭力前行


钱不多花,工不多用,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农民只关注切身利益,通过微生物来综合治理土壤环境似乎不是农民关注的焦点。如何化解这个矛盾?”面对记者的疑问,邢总先讲了一个老参农种人参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人参是稀有而珍贵的中药材,但从种子发芽到采挖,野生参最少要等二十年,人工栽培却只需七到九年就可以了。秘密在哪里?在我国东北,当地的种参人有个不外传的风俗,就是深夜祭拜山神后煮一锅肉汤,放凉后在汤里倒入野生参根部的土,搅拌均匀,密封藏在后院,参农们将它称为“宝汤”。他们随后再从山上采集种子,放入汤中浸泡两天后播种。自打定植到采挖,参农们离不开这些“宝汤”:不时地熬制,不时地浇施。老参农说:“没有这玩意儿种子不发芽,还老得病,药劲也差远了。”

邢总说,这个故事至少证明了三点:一是土壤微生态环境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对根系敏感的植物影响更大;二是“宝汤”的熬制过程实际就是把参根下取回的微生物在肉汤这种培养基中扩繁,也就是我们现代生物菌肥生产的雏形;三是德龙“12菌”、“战牌863”等生物菌肥,其实就是最大限度地模拟土壤的微生态环境。

“钱不多花,工不多用,一年变样,三年升级。这是德龙实施‘拯救土壤·百万种植园升级’工程给农民的承诺。我们将把这些承诺体现在农民能亲身感受到的31项考评指标上。例如,在不多用工、不增加投入成本的前提下,商品率提高了多少、产量增长了多少、根系增加了多少、农药少打了多少等。把改善土壤环境这个农民比较模糊的概念用经济作物升级改造、综合效益提高的具象化指标体现出来,和自己的收益挂起钩来,这样农民的参与热情就会高涨,我们的工作就有了着力点。”邢总说,“这些承诺绝不是空穴来风,是德龙菌肥18年应用实践证明了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让“战牌863”成为经济作物的新希望

战牌863生物有机肥、战牌863复合微生物菌剂,是以“12菌”系列产品中12种菌株为基础,再增加了一株863计划菌种,旨在更有针对性地治理土壤环境。邢总说,近半年的应用实践证明,“战牌863”比“12菌”效果更加优异,所以“拯救土壤·百万种植园升级”工程将以“战牌863”为基础肥,配合“四兄弟”冲施肥,“红又亮”、“光合菌钙”等叶面肥综合应用。

邢总认为,相对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因为农民收益高、化肥投入量大,土壤问题也更加突出,这将是“拯救土壤·百万种植园升级”工程的重点。以大棚菜为例,十几年连茬种植的老棚,土壤污染真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很多老大棚,苗子定植后几乎是浇一遍水死一茬苗,有些严重的地块农民不得不翻种,损失可想而知。

类似的情况还有:苹果、樱桃、柑橘、葡萄、梨等南北方果树,还未进入盛果期,根腐病、腐烂病等病害就开始危害,二十年以上的老园子根部病害就更加严重,有些已经达到了毁园的程度;三七、人参、当归等很多以根入药的名贵中药材,因为根病和根系发育不良导致价格大打折扣。大田经济作物包括花生、大豆、棉花、生姜、山药、土豆、大蒜等,也都因为土壤问题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德龙的实践证明,对于这些问题,只要适度增加生物菌肥的使用量,一年就可以明显见效,如果连续三年重复使用生物菌肥,就会把农民从这种烦恼中解放出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经济作物 细菌 土壤环境 种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