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长沙粘虫大爆发 种粮大户急应对


    6月20日千度国际植保模式办公室电话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湖南望城区丁字镇几位种粮大户急切的告诉专家,他们种植的上千亩中稻突然发现大量不知名的虫子,为害十分严重,部分田块几乎被吃光了。千度国际植保模式专家放下电话后,赶紧驱车前往。经田间观察专家诊断为黏虫。

    据相关资料研究,黏虫越冬代蛾每年因温度和湿度条件不同于2~4月间在南方(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每年可发生5-7代。)羽化,3月下旬向北(包括江苏、安徽、上海,及河南、山东的南部地区,每年可发生4-5代。)迁飞,在小麦等作物上危害,形成第一代幼虫严重危害高峰。黏虫适宜发生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85%。产卵适温19―22℃,适宜相对湿度为90%左右。温度低于15℃ 或高于25℃,产卵明显减少,气温高于35℃即不能产卵。雌黏虫产卵通常为500~1600粒,少的数十粒,多则可达3000粒左右。湿度直接影响初孵幼虫存活率的高低。

    正常情况6月份黏虫不会在湖南发生为害,但由于5-6月份湖南降雨较多,气温也较适合黏虫生长发育。同时,种植大户中稻种植时间偏早,由于田间管理较为粗放,一直没有预防用药。

    千度国际植保模式专家开出防治药方,并向其他种植大户求助,调配施药机械,指导种植大户进行施药。晚上9点左右,1000多亩水稻施药完毕。6月21日专家回访,黏虫已被控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办公室 存活率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