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控失性肥“地标”正式施行


本报讯(记者 吴俊生)6月28日,控失性肥料首个省级标准《控失性复混(合)肥料》安徽省地方标准正式施行,标准对安徽省境内生产和使用控失性肥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为下一步制定行业标准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控失性肥料产业发展已经步入新阶段。

据悉,控失性肥料安徽省地方标准由安徽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等三家单位联合编制起草,评审通过后,安徽省质监局于5月28日予以公布,并于6月28日正式施行。

目前,控失性肥料在国内市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为进一步加快推广新型环保肥料的步伐,原有的控失性肥料企业标准迫切需要升级。此次出台的控失性肥料省级标准,首次规范了控失性肥料在安徽省的市场应用,为其他省份的控失性肥料标准化进程起到了示范作用,并将为下一步行业标准的制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据了解,控失性肥料是由化肥养分控失剂(商品名:控肥宝)与普通肥料均匀混合造粒制成,系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历经六年研发而成,它通过降低化肥养分迁移速率来实现为植物生长持续提供养分的目标,具有减少养分损失(径流、渗漏和挥发三种途径)、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作用。

肥料控失技术问世以来,中国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六国化工、鲁西化工、安徽省农委以及皖、豫、鲁、冀、湘省级土肥总站等产、学、研、政多单位通力协作,通过六年八季示范推广,证明控失性肥料应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试验表明,在农业增效方面,等量施肥条件下,控失性肥料比常规施肥亩均增产10%以上;在节约资源方面,控失性肥料折纯氮减量28%稳产,养分总量减20%略增产;在减排降污方面,实验室试验条件下,控失性肥料地表径流氮、磷、钾损失比普通肥减少了47.8%,渗漏流失减少了50%,施入土壤NH3挥发减少了17%~32%。

另悉,目前,肥料养分控失技术已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湖泊治理支撑计划、火炬计划,控肥宝相继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创新产品等殊荣,入选《合肥市首批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导向目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渗漏 径流 化肥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