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俊明
在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潮流中,农资市场越来越成为浪潮拍岸的大埠头。随之出现的是一些地方农资市场渐渐地变得混沌起来,混乱起来。那些假农药、假化肥、假技术、假信息无时无刻不在渗透于城乡大大小小的农资市场,迂回出击在各式各样的销售柜台之间。如何建设农民朋友信得过、靠得住的放心农资市场?通过这些年来的农资销售、消费实践,还是应该把关注度投放在“把住源头”之上为好!
毋庸置疑,农资市场实行正本清源,就是把住主渠道,就是把握住健康运转的农资销售与消费的“源头”,而这样的“源头”又贯穿于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里。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属于国家监控管理的生产资料,在产品形成到市场准入期间,要紧的就是将其把控在国家严密监控的物流管理状态之下。这段时间内的产品质量监管要严格按照国家专业管制的程序,管理通常能够按部就班控制到点到位。当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进入流通渠道,其身份由“产品”转换成“商品”后,就进入新一轮监控管制程序。
唯有“正本”才能“清源”。要实现农资市场正本清源的管理目标,必须在农资“入市”与“行踪”两个方面强化工作力度,让那些林林总总的农资“来路正当”、“去路明白”。
首先,要把住农资流通“入市”关,令进口源头“清清爽爽”。按照现有农资生产销售的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把住农资商品的市场准入关,对生产经营者要赋予严格的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工作要“货真价实”,坚决不藏半点儿
“水分”,不让那些农资经营中“擦边球”的猫腻有藏身处,铁律行事,铁腕治理农资市场,杜绝那些不合格者、伪劣假冒者鱼目混珠,渗透到农资生产经销之中。与经销农资的企业订立“军令状”,一旦出现“无标”、“无证”、“无号”的假冒伪劣“农资”,对市场经销者则处以重罚,甚至取消其经营活动资格。
再者,要把住农资流通“行踪”关,使出口之源“明明白白”。经营者采购农药、化肥等农资商品,要品质好,要“来路正”,要有“来路”证明,设立进货台账。有确凿可信的产品质保书、信誉卡、出厂批号等;农资商品在入市销售过程中,还要设立商品批号应市“去路”记录,要有门市农资商品出货的渠道、流向、数量。与此同时,经销者对出售的农资商品的各种卡、证、票、标、牌均应分门别类,实行按照批量、货号“见一留一”,以方便查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0-05-14/310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