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史丹利:高产才是硬道理


    2009年,中国又迎来连续第六个丰收年。良种良肥良法配套作为重要增产模式,助推了粮食生产一次次跨越,成就了具有突破意义的连续6年的粮食丰收。为了中国粮食高产,以袁隆平、李登海、郭天财等为代表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与全国知名复合肥企业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战略合作,把良种良肥良法配套的科学构想变为现实,开辟了中国粮食持续高产的科学之路。由此,史丹利化肥公司以大局的视野,把粮食高产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去追求,作为营销战略来布局,作为农化服务的主要内容去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开展史丹利高产示范活动,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
  2009年,史丹利公司审时度势,加大创新力度,全面实施营销变革,把高产示范作为营销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营销任务考核的范畴,确保了每个销售大区创建一个示范县,每个县级经销商创建一个示范镇,每个二级经销商创建一处示范田。这“三个一”高产示范工程,对史丹利公司既是一次重大挑战,也是营销变革的必由之路,蕴含着巨大商机。
  为了把“三个一”高产示范工程落到实处,史丹利公司总经理高进华带领有关人员深入安徽、河北、河南、江苏和山东等粮食主产区亲自督阵,而后又到东北三省进行检查落实。他反复强调,高产示范既是责任工程,也是市场行为,抓好了对史丹利公司是一次跨越和提升。一年来,400多名营销人员、2000多名县级经销商、2万多名二级经销商,自觉转轨定向,扑下身子,抓高产示范工程。高产示范工程,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是没有老师和课堂的教室,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教育和引导着农民朋友进行科学施肥,夺取粮食高产。在河南滑县种植大户田维民辣椒高产示范田,每天都要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农民朋友。这25亩辣椒由于使用了史丹利复合肥,每亩比别人增产150公斤,增收1800多元,仅此一项,田维民一年就多收入4.5万元。在广西蒲田县福旺镇凤山村,当地村民李老汉家的早稻高产示范田,在贫瘠的山区土地上取得了亩产500公斤的高产纪录,引起了当地农业部门的重视,专门组织人员进行总结宣传,准备大面积推广史丹利复合肥,引导稻农科学施肥致富。
  高产才是硬道理。高产示范工程彰显了史丹利公司建设责任型企业的巨大勇气和可贵实践,全面提升了品牌形象,使史丹利复合肥更加贴近农民,更好地服务农民。广大农民朋友通过高产示范工程领悟了科技增产的潜力,明白了科学施肥致富的道理,给予了史丹利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尽管去年复合肥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史丹利公司靠高产示范攻坚克难,营销工作一路飘红,销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
  只为高产,史丹利公司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紧紧依靠国家杂交水稻、玉米、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技优势,集中了国内著名土壤、植物营养和肥料专家学者,按照农作物生长规律,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力求在功能、专用、高效、环保、精准上谋求更大的突破,研发了杂交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专用肥,先后在两广稻区、中原小麦高产区和山东玉米主要产区进行推广示范。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史丹利杂交水稻专用肥与传统肥料相比,在减少用量30%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达到11%的增产效果。特别是史丹利公司研发的杂交水稻缓释肥,作为新型肥料,对氮钾元素进行包膜控释,内核采用高塔肥料,在南方稻区取得了不俗的表现,万亩大田平均亩产769公斤,再创新纪录。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史丹利公司密切合作,共同研发了适合中原小麦产区的专用肥。该中心的专家学者不辞辛劳,跟踪进行技术指导,全方位地提供科技服务,根据不同区域小麦生长的特点研发配方,力争做到平衡施肥、合理施肥,达到高产高效。目前,含量54%[FS:PAGE]、45%的史丹利小麦专用肥,已成为河南小麦创建高产的主打肥料,与传统复合肥相比,每亩分别增产110、107公斤,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去年以来,史丹利公司加大了与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合作的力度,根据实验示范要求,研发了10多个配比的玉米专用肥,进行实验示范对比,特别是养分含量54%的锌动力复合肥,已成为该中心再次创造玉米高产世界纪录的主要肥种。锌动力玉米专用肥溶磷解钾,促进根系发达,能够保证玉米充分发育,生长期提前一个星期左右,秸强秆壮,在各地创建玉米高产中都有优异的表现,被有关部门大面积推广示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施肥 小麦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