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化肥企业仍然企盼出口希望


□本报记者 李军

在日前召开的2009年(第6届)中国化肥行业峰会上,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对业界传闻的所谓明年将实施出口零关税以拯救国内化肥市场进行了澄清,明确表示明年取消化肥出口关税的可能性非常小,化肥出口政策将保持稳定。这意味着化肥零关税出口的大门几乎被关死。

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一些化肥生产企业,业内人士仍在呼吁政策松绑,在内需无法消化过剩产能的情况下,仍在努力寻求一丝出口希望。

“化肥行业峰会结束不到一个星期,整个化肥市场就‘涨’声一片,涨幅超乎我的想象。”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新产品推广部部长余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最近,全国部分地区化肥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个别企业尿素出厂价格达到1620元(吨价,下同),磷酸二铵仍保持坚挺,市场继续向好。但市场上拿货量并没有增加,出口没有明显起色,形势仍不乐观。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化肥使用淡季,化肥价格为何迅速反弹?记者了解到,其主要因素是11月1日起化肥出口执行淡季关税,一夜之间由110%的旺季出口关税骤降为10%,以及化肥冬储,煤、气、电价格均有上涨趋势,拉动价格反弹。

这一轮涨价能否进行到底?余雷表示担心:一是现在大幅涨价不利于化肥出口。国际化肥价格目前还在低位徘徊,如果大幅涨价,虽可以拉动国际价格上升,但国内出口的竞争力必打折扣;二是大幅涨价不利于淘汰过剩产能。很多过去挣扎在停产边缘或者已经停产的企业可能会重新复产,使“去产能化”的过程更加艰难、漫长;三是后续资金可能难以维系。这次涨价离用肥季节尚远,并不是市场刚性需求,涨价持续的可能性不大。

余雷因此仍然认为,过剩的化肥产能只能指望出口,取消出口关税是目前化肥市场调控的最好手段,如果出口不畅,那么市场好转的趋势在下个月就可能停止。

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运销与市场部部长薛三省、山东鲁西化工销售有限公司产品贸易公司总经理刘月刚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们认为,目前国内化肥明显供大于求,调整关税出口化肥只是临时措施。从长远考虑,其根本出路在于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如果国家能根据国内化肥市场和企业目前的现状,在用肥淡季实施化肥出口零关税政策,不仅有利于化肥价格缓慢回升,也有利于消化已经过剩的化肥产能。

中国资讯网化肥部经理范丽华分析认为,虽然现在化肥价格上涨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连个别肥价较低的企业也酝酿涨价,但从整体市场来看,主要是小型经销商存货较多,而大型流通商动静不大,以观望为主。采购高潮似乎来得有点早,也缺乏持续上涨的动力。

在明年以前,国内还将有新的磷肥装置不断建成,产能还会增加,而国内对磷肥的需求变化也不大。预计2010年磷肥产量达到1350万~1400万吨P2O5,国内消费量约为1200万吨,出口150万~200万吨。

根据磷肥企业目前存在的困难,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张永志建议国家放开磷肥出口关税,给企业一段零关税出口的时间,以缓解去年以来因硫磺涨跌而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时,他也坦言:“国际化肥需求依旧低迷,价格还在低位徘徊,事实上,即便国内化肥出口执行零关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是很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磷肥 尿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