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集团年产5000吨毒死蜱生产装置
□本报记者解小如 特约记者杨峰
近年来,华阳集团坚持以产业招商为总抓手,以大项目链接为切入点,以培植产业集群、推进持续发展为努力方向,充分发挥基础、产业、品牌三大优势,卓有成效地破解了制约农药企业发展的难题,实现了效益与质量同步提升,企业与产业一起膨胀,自身与客商互利双赢的可喜局面。
以全新战略推动企业发展和转型
随着国际、国内化工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农药行业盈利能力薄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华阳集团认识到仅靠经营单一的农药化工产品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特别是国内全面禁止高毒农药销售政策的实施,华阳集团主打产品之一甲基1605被列入其内,仅此一项华阳集团每年减少销售收入达2亿元。而新产品的研发周期长,加之产品推广难等因素,在3~5年内很难发挥效益,华阳集团的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2002年,以刘敬路为董事长的公司领导班子总揽全局,立体地分析了华阳集团的发展优势:经过40余年的滚动发展和不断积累,华阳集团已具有良好的基础优势、技术优势、上市公司的品牌优势,化工资源充沛,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农药行业内居全国第5位,而原来华阳集团的一些非农药化工项目单一、规模小、产能低、市场竞争力弱,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综合以上因素,华阳集团确立了“整合产业优势、培植化工集群、绿色环保节约、追求效率效益”的企业发展战略,明确了打造煤化工产业链(合成氨—硝酸—苯胺—RT培司)、盐化工产业链(氯碱—氯气—氯乙酸—除草剂)和光气下游产品三大产业链条,提出了既要做优做强农药化工又要抢抓机遇扎实做好基础化工和精细化工的目标。在公司领导班子的强力推动下,2005年7月,年产13.5万吨浓硝酸项目和年产6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均顺利投产,为华阳集团从农药化工向农药化工、基础化工、精细化工三大产业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华阳集团努力将化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坚持以化工产业链招商和大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积极依托化工优势培育产业集群,使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链条长、产品可循环利用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华阳集团,并创造出可喜的经济效益。2007年,华阳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2.04亿元,比2002年增长272.76%;实现利税9010万元,比2002年增长392.34%;实现利润4688万元,比2002年增长390.73%;公司资产总额达到14.6亿元,比2002年增长78.7%。
从构建产业链向经营产业链转变
华阳集团三大产业链条成功构建和良好运作,强力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化工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和集约效应凸显。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公司领导班子经过科学分析认为:华阳集团的基础优势明显,拥有煤化工、盐化工和光气稀有资源,资源配置集中,公用工程配套,拥有自备电厂和大型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拥有上市公司这一良好的品牌优势,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和转变思路,重点是在做好经营产品的同时,也要做好经营产业链、经营品牌的文章,实现由过去单一经营产品到既经营产品,又经营品牌、经营产业链的转变。通过产业链经营也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捷径。
围绕产业链延伸与经营,华阳集团积极策划与园区内现有产业关联度高的大项目,采取分线作战,多层次、多角度实施招商引资,并在招商中坚持三条原则:即新上项目必须与华阳集团的产业链、产品结构和基础设施相配套;华阳集团与任何外来投资者必须实现双赢,不是为招商而招商,决不会以牺牲企业的利益进行招商;产业链上的大项目,必须符合“增量、节能、减排”这样一个原则,否则,即使赚钱也不接纳。
靠自主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华阳集团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依靠自主创新推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他们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科技走,科技跟着人才走”的方针,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支撑企业发展的立足点,借助“省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山东省化学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大科研平台作用,突出做好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系列高效低毒产品的合成与研发工作,开发了毒死蜱、二甲戊乐灵、乙草胺、离子膜烧碱、氯乙酸等一批国内、国际领先的农药、基础化工、精细化工等系列产品。“神农丹”为亚洲唯一,是国家重点技术推广项目;二甲戊乐灵为国内首创的高效旱田除草剂;种衣剂为国家“种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灭多威为中国农药学会新产品。针对高毒农药淘汰,加大研发力度,加快研发步伐,先后推出乙酰甲胺磷、毒死蜱、碧忙春、大富灵等一批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市场成长性好的替代产品。2007年,华阳集团完成新产品新技术项目30个,27个项目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实现销售收入4.97亿元。其中20%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多菌灵清洁化生产工艺与废水治理研究等6个项目被列入2007年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目前,华阳集团拥有国家星火计划项目4项,国家重点新产品6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1项。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08-03-18/274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