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改云弓宝珠
春节期间,笔者与乡下朋友到山西省繁峙县的一家农资超市购买肥料,刚走进超市,就被眼前的一堵“文化墙”所吸引,“文化墙”的前面已经聚集了十几位购买农资的农民。仔细审视这堵“文化墙”,其内容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化肥行情,公布着各种肥料的价格;第二部分是假冒伪劣农资识别知识与一旦买到劣质农资如何依法维权的法律知识;第三部分是对一些化肥新产品的介绍;第四部分则是一些科学使用农资产品的知识。对此,笔者不免有一些感慨。
感慨之一:农资超市有了文化味。说得简单一些,农资超市就是一个农资市场,是一个与农民打交道的农资市场。而说得更深一层,农资超市还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地方,它不但要把农民所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卖给农民,而且应该把与农资相关的价格信息、农资知识、新产品介绍、打假维权知识等传递给农民,因为这样做不但符合农民的利益,更加符合商家的利益。同时,“文化墙”的出现,还使农资超市一改传统的“土味”十足的形象,使超市变得更加靓丽、更具有现代气息。
感慨之二:拉近了超市与农民之间的距离。应该说,农资超市是农民最为关心与关注的超市之一,因为农资超市所提供的是农民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别看小小的一堵“文化墙”,建起来也用不了多少钱,可却办到了农民的心坎上,因为农民通过它可以了解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农民一走进农资超市,就会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就会感到农资超市是农民自己的超市。许多农民一走进农资超市就围在“文化墙”前驻足观看,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感慨之三:超市的服务意识又有了深层次的拓展。说起服务来,近几年各类商家喊得并不少,特别是涉农商业领域喊得更响一些。可是,真正服务到让农民满意程度的似乎并不多。而农资超市建起“文化墙”,则正好拓展了服务功能,因为它办得让农民满意。而要让农民满意,肯定要动一番脑筋、花一番精力,而且还要经常更换“文化墙”的内容。如果总是一副“老面孔”,农民肯定会逐渐远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08-02-19/30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