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要知道餐桌上各色食品的“出身”已不难。11月8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副主任徐建陶向宜兴日报社记者透露,历时两年多的研发和调试,宜兴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他形象地说,当市民端起饭碗,每颗米粒的“前世今生”都可以“一目了然”。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由于种植、养殖单位一般较为分散,相关部门只能对重点涉农单位进行定点监管,对区域内其 他单位只能以抽检方式完成。但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农产品安全监管方式,还降低了运行成本。2013年,市农检 中心在宜兴市农业物联网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涉足这一领域,积极研发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该系统运用云技术将各涉农单位终端和农检中心主控平台相连接。涉农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每次施肥、用药等信息都会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在系统中报备,中 心主控平台对报备的内容进行审核。如果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平台农技人员会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如果企业屡教不改,检测中心则会吊销其“三品”(无公害农产 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资格。纳入系统的涉农单位农产品都有一个独立二维码,市民只需扫码便可读取相关种养信息。
质量追溯系统也解决了以往农产品信息追溯工作存在的弊端。市大米公司过去有自己的信息化质量追溯系统,在其销售的有机大米包装上也有体现。但在 实际操作过程中,客户认为企业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员”,可信度不高。公司负责人王宝奇说,现在企业的质量追溯纳入官方平台,晒出企业质量体系,受到 客户一致认可。过去,宜兴市也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部分螃蟹养殖户试点启用质量溯源系统,但市民仅能获取产地、养殖者信息,对冠以“绿色食品”名号的螃蟹养殖 过程却是“一头雾水”,系统仅在有安全事故发生后起到追责作用。全新质量追溯系统的建立,不仅将面广量大的“三品”认证企业全部纳入监管范围,而且对事 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进行“掌控”,从源头上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据了解,目前全市近200家“三品”认证企业的539个产品已陆续登陆该系统,一批市民餐桌上常见的水产、粮食、蔬菜、畜禽农产品等,都被罩入 了“安全网”。今后,该系统有望向普通涉农单位放开。省农委专家陈怀锅认为,系统的启用不仅使宜兴在全省率先利用信息化技术织就了农产品安全网,确保市民 餐桌安全,而且使溯源工作更加便捷和精细化,从而给消费者、涉农单位、政府部门带来更多便利。赵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6/2015-11-10/9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