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多位专家不支持转基因主粮产业化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说,中国粮食安全不可能靠转基因这种有很大风险的技术来解决,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高价格才是核心,提高价格可以撬动粮食增产的潜力。

  日前,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举办的“转基因的法律规制研讨会”召开。针对备受争议的转基因技术,多位与会专家学者持审慎态度,不支持国家出台转基因主粮产业化政策。

  中国政法大学王灿发教授指出,目前虽然农业部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条例》,但转基因问题涉及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安全,不应该仅由一个条例规制,国家应该制定《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将转基因涉及到的领域统一纳入法律管理。

  王灿发说,慢发展才是硬道理,人类应该审视每一步发展的步伐,对自然保持谦卑和敬畏。对待科学上已提出、但是否有害无法确定的问题,法律规制应该采取“谨慎原则”,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王灿发介绍,这一原则也体现在气候变化领域,全球变暖是否是人类活动导致仍存争议,但国际法认定全球变暖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要求各国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碳排放。

  论坛中不少与会人士认为转基因技术是否无害尚无定论,不应盲目产业化。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原副秘书长蒋高明表示,转基因食品必须经过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才知其是否安全,包括从小白鼠到大鼠、兔、猴子,再到人类志愿者。但到目前为止,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没有做如此完整的实验。

  同时,很多专家对转基因技术能否实现粮食增产表示质疑。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佟屏亚认为,粮食增产是多基因控制的,需要综合土壤、肥料、水、密度等,仅靠转某个基因是不可能增产的,不能神话转基因技术,依靠传统农业方式照样可以实现增产。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说,中国粮食安全不可能靠转基因这种有很大风险的技术来解决,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高价格才是核心,提高价格可以撬动粮食增产的潜力。

  此外,中国转基因技术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信息公开问题和监管漏洞也引发论坛热议。

  曾向农业部申请转基因技术信息公开的北京市义联劳动法援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说,此前曾有北京市民要求农业部公开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测报告,但农业部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不予公开。黄乐平认为,即使存在商业秘密,只要关系到民众健康,就必须公开。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于文轩则认为,农业部负有粮食增产责任,所以在转基因的监督管理上,国家应让卫计委、环保部和农业部三个部门来共同监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核心 产业化 传统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