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需做保障食品安全的“排头兵”


    日前,甘肃省农科院建立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兰州)实验室”,该实验室承担着甘肃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任务,是农业部首批公布的29家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之一。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将“米袋子”“菜篮子”主要产品纳入风险评估监测计划,摸清危害因子的品种、范围和危害程度。(详见本报5月8日5版《兰州有了农产品安全评估实验室》)

    作为农业部首批公布的29家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之一,兰州农产品安全评估实验室将为保障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科技支撑。风险评估监测即将为“米袋子”“菜篮子”的安全再上一道锁,这对于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则利好消息。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风险评估,是政府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及时发现和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构建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现实首要条件。不仅农产品是如此,整个食品安全体系的首要保障就是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而标准的制定则是要建立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之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应当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机制。

    然而,纵观近年来时有发生的食品安全风波,每次“出事”之后,都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检测标准的缺失、不完善或检测无门的尴尬。而一直以来,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也都面临空白。在卫生部公布的47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中,有25种物质在检测方法一栏为空白或者填“无”。

    食品安全标准的滞后性及不确定性不仅让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更让食品生产领域的不法商贩的违反行为更加肆无忌惮,而最终受害的却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2011年,一则“用牛肉膏制造假牛肉”的新闻,让25岁的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突然意识到,自己也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受害者。于是,他联合34名网络志愿者共同建立了名为“掷出窗外”的有毒食品警告网站,网站可以查询2004年至今全国各地的有毒有害食品记录。近日由于访问量巨大,这个网站出现了暂时崩溃的现象。足见社会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焦虑和重视程度。

    “掷出窗外”的典故源于1906年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根据其在芝加哥一家肉食加工厂的生活体验写成了纪实小说《丛林》,时任第26任总统的罗斯福在吃早餐时读到该书,跳起来,把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网站创始人吴恒则称,“掷出窗外”不仅可以表明消费者自身对不安全食品的抵制态度,而且把不安全食品暴露在外,能引起“路人”的关注,引导整个社会抵制不安全的食品。

    给食品安全的监管予以动力与刺激固然是好的,民间力量的加入也会让食品安全的监管迈入一个新的拐点。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不能总是依靠媒体爆料和民间力量的抵制来支撑,行政监管的给力与制度设计的完善才是王道。

    2011年10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北京成立,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也许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想要从“蹒跚学步”到“稳步快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食品安全的困境已经容不得职能部门有半分的意兴阑珊,13亿中国人都在期盼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能够尽快成长完善并成为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行之有效的机制。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愿意自己或自己的祖孙后代落入“易粪相食”的噩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测 牛肉 品种 后代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