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药
生物农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农户一直习惯用化学农药而使生物农药的发展没有想象中的好,期待生物农药会有好政策打破僵局。
农业部办公厅近日印发《2015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指出,农业系统要扩大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贴试点范围,创新推进绿色防控。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大力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利好政策出台让生物农药企业为之一振,期望借此扭转生物农药长期以来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目前我国有40多家生物农药研究机构,在研发上保持着与世界同步的水平。国内生物农药登记的品种有80多个,产品2500多个,发达国家有的品种我国基本上都有。然而,总体来看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缓慢。2014年,全国农药行业843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8.41亿元,而其中130家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为284.34亿元,占比还不到10%。
据了解,对于生物农药,农药生产企业不敢大举介入,农业和植保系统不能大力推广,农户不愿大规模采购使用,是生物农药发展难以实现突破的原因。
生产企业表示,研发生产生物农药投资大、经济效益差、回报周期长。由于生物农药成分复杂、登记困难、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难,农药企业普遍不愿意涉足。我国生物农药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效益低下,面临发展困境。山西科谷生物农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秋义表示,他们公司研制的白僵菌产品,推广多年市场仍没有全面打开,影响了后续的科研投入和滚动发展。
在农业和植保等农药推广部门看来,生物农药多数在施用三四天后才能见到效果,很难取得“一炮打响”的示范效果。加上生物农药使用要求较高,推广步履维艰。
对于农户而言,使用生物农药见效慢、成本高,同时农产品优质优价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使用生物农药的产品附加值得不到体现。
业内人士认为,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生物农药面临的瓶颈可以突破。在多方合力下,生物农药产品也有成功推广的实例。如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农用杀菌剂,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推广产品,并获欧盟ECOCERT有机认证。这种农药对农作物的防病效果达到90%以上,且蔬菜、水果喷药后第二天就可食用。自2008年推广以来累计使用超过2000万亩,增收节支43亿元。
专家呼吁,生物农药在中国正处于研发推广的投入期。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政策、资金、平台建设等方面对生物农药予以全面扶持,通过统防统治进行推广。同时加强宣传,提升相关群体对生物农药的认知度,彻底打破“企业不爱、植保不推、农民不买”的僵局。
据悉,农业部《2015年种植业工作要点》还指出,要推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高效大中型药械替代低效小型药械,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化肥、农药减量目标的实现。这些政策给生物农药产业带来的红利值得期待。
新闻链接
目前,我国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和天敌昆虫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等六大类型,已有多个生物农药产品获得广泛应用,其中包括井冈霉素、苏云金杆菌、赤霉素、阿维菌素、春雷霉素、白僵菌、绿僵菌等。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许多生物农药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制的技术路线,研发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当,并且在人造赤眼蜂技术、虫生真菌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捕食螨商品化、植物线虫的生防制剂等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观点
从创新和推广两方面发力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徐汉虹:国家要积极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技术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生物农药科技创新体系。扶持优势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引导并支持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技术交易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农药专业化研究开发中心,增强市场竞争力。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所所长杨合同:农作物病虫草害引起的损失最多可达70%,通过正确使用农药可以挽回40%左右的损失。作物生长需要农药,更需要生物农药。国家必须在政策支持上发力,一方面是激活有机蔬果和生物农药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激发农民、企业、科研工作者三方发展生物农药的积极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5/2015-3-6/206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