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农业部印发《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本网讯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目前长江流域等油菜主产区机械化生产程度低,移栽和收获用工量多,很大程度影响了农民种植积极性。为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实现节本增效,促进油菜产业发展,7月6日农业部印发了《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意见》针对长江流域主产区的油菜生产特点而制定,重点围绕油菜的播前准备、栽培、田间管理、收获、菜籽处理与保存等5个环节,对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前整地、机械直播、机械移栽、施肥、植保、收获方式与机具选择、收获时机选择、作业质量、收后处理等都提出了明确技术要求。

  《意见》要求,各地应在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种植制度、综合性状优良的主推品种中选择具有抗倒伏、抗裂角、抗病、株型紧凑等适合机械化作业特性相对较好的油菜品种。《意见》指出,油菜直播或移栽两种栽培方式、联合或分段收获两种收获方式都是实现油菜机械化生产的途径,各地应根据油菜品种、气候条件、种植时间、种植规模、田块大小等因素因地制宜的选择;要准确把握种植收获时机,提高作业质量。

  《意见》强调,各地在技术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技术内容,探索全程机械化的合理生产模式,完善适宜本地区的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和操作规范。重点围绕油菜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强化技术指导和培训,引导油菜生产向机械化、轻简化、集成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加快发展,全面提升油菜机械化技术水平。

  据统计,2011年全国油菜种植面积1.1亿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27.2%,其中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为12.3%和13.3%,远低于其它主要粮油作物,已成为制约我国油菜生产发展的重要瓶颈。

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本指导意见针对长江流域主产区的油菜生产特点而制定,旨在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推动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促进油菜生产发展。

  一、播前准备

  1.品种选择

  各地应在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种植制度、综合性状优良的主推品种中选择具有抗倒伏、抗裂角、抗病、株型紧凑等适合机械化作业特性相对较好的油菜品种。对于直播油菜,尽可能选择耐迟播,春天早发能力强的品种。三熟制地区应选择生育期较短的油菜品种。

  2.种子处理

  精量播种地区,必须选用高质量的种子并进行精选处理,要求种子水分不高于9%,纯度不低于95%(杂种一代90%左右),净度不低于97%,发 芽率90%以上。播种前,应晒种4-6小时,提高发芽率;然后针对当地各种病虫害可能发生的程度,选择相应防治药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处理,及时灭杀种子表面 的病菌,提高播种后的抗病虫害能力。

  3.播前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将秸秆粉碎再旋耕灭茬还田,也可使用具有相同功能的复式机具作业,田块表面应无过量的残茬。少免耕直播油菜要 求前茬作物的留茬高度:水稻≤20cm,玉米≤30cm。开沟机作厢宽度应与播种、收获机械作业宽度相对应,厢沟、腰沟、边沟配套,沟深 15cm~20cm,沟上口宽不小于25cm,沟底宽不小于15cm。必须指出,开沟深度、宽度各地应根据当地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作业习惯在此基础上适 当调整。在有灌排条件地方,要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排灌,以保证顺利播种。

  在播种前,应根据当地农艺要求及土壤肥力,合理计算肥料的施用量。基肥施用量为总施肥量的50%。硼肥、氮肥、钾肥应根据当地土壤特性及肥力条件进行配施。一般氮磷钾复合肥300kg/hm2~600kg/hm2,或缓释肥450kg/hm2;硼砂7.5kg/hm2~11.25kg/hm2,并符合NY/T 790的规定。在采取种肥混播复式作业机具施用基肥时,应选用不易吸水的颗粒肥料,以防止化肥在肥箱中结块堵塞。

  二、栽培

  油菜的栽培方式分为直播和移栽两种。

  1.机械直播

  播种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提倡早播。播种行距25cm~30cm,播种量3kg/hm2~4.5kg/hm2,播种深度5mm~25mm,油菜出苗株数应不少于37.5万株/hm2。播种期推迟时应适当加大播种量。

  在播种机具选择上,应根据土壤墒情、前茬作物品种以及当地播种机使用情况,选择具有一次完成浅耕灭茬、开沟作畦、播种、施肥等多种工序联合直播 机,或少、免耕直播精量油菜播种机等。按照机具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作业。播种作业质量应尽量符合下列指标要求:漏播率≤2%;各行播量一致性变异系数 ≤7%;行距一致性变异系数≤5%。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油菜 移栽 品种 种子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