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大豆玉米收储政策简要分析


随着今年前两批玉米大豆抛储的结束,大豆全部流拍,而玉米成交率相对较低,许多专业人士纷纷指出收储政策之弊端,但可惜大数专业人士在看出问题的同时并没有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或相应的政策措施,甚至也不分析比较大豆与玉米收储效果的不同,一概而论。

  1、收储回顾:

  我们都知道2008/2009年度的大豆与玉米收储是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之下,为了保障农民利益,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国家分批次一共收储了750万吨大豆和3500万吨的玉米,当时的大豆收储价格为3700元/吨,而玉米收储价格平均为1500元/吨。国家明确将以顺价销售方式,在不打压市场价格的前提下,择机拍卖。

  2、拍卖结果

  终于,7月中旬市场期待已久的抛储传闻纷至沓来,并很快得到证实。7月21日国家拍卖临时存储玉米 200.50万吨,实际成交74.59万吨,成交率37.20%,成交均价1600元/吨。而7月23日第一批以3750元/吨价格拍卖的50万吨大豆则以全部流拍告终。再看7月28日,50万吨大豆继续全部流拍,而计划销售193.75万吨的玉米,实际成交民92.83万吨,成交率提高到了 47.91%,成交均价为1590元/吨。显然大豆与玉米抛储效果差距很大,大豆因价格过高,无人理睬,而玉米成交率则出现较大幅度提高。

  3、现货对比:

  我们可以看看国内目前大豆和玉米的现货价格。哈尔滨国产大豆油厂价为3580元/吨,沈阳为3700元 /吨,而大连港进口大豆价格报3600元/吨,其他港口报价最多在3700元/吨附近,显然目前国内的大豆现货价格低于国家抛储价格,国家在坚持顺价销售原则的前提下,流拍是一个必然结果。而不同的是,目前国内玉米现货粮源紧张,现货价格高企,大连港中等玉米平舱价1,720元/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贸易商中等新玉米收购价1,560元/吨,吉林地区深加工厂新玉米收购价格,长春大成1,540元/吨,水分14.5%;辽宁铁岭地区深加工厂中等新玉米收购价1,600元/吨。从这样的现货价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玉米能够拍卖但拍卖成交率又不高,原因在于玉米市场粮源少而现货价格相对较高,但饲料厂和加工企业在观望。

  4、政策比较:

  同样的背景下实施同样的收储政策,拍卖成交却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尽管国家都是为保护国内大豆玉米产业,稳定玉米大豆价格,但却没有考虑到两种农产品不同的处境。目前国内大豆没有定价权,全世界都看着CBOT大豆的价格,而这个价格不是由中国政府说了算了。对于一个没有定价格而需要大量进口的农产品,实施如此大量的收购并企图顺价销售,结果无异于饮鸩止渴。目前的大豆市场的状况正说明了国家收购大豆政策的困境。

  而不同于大豆的情况,国内玉米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状态,进出口只是为了调剂国内供需。中国玉米有自己的价格,政府能够在玉米市场中占主导作用。因此玉米收储政策相较于大豆,意义完全不一样。大豆收储的结果是利润截取和利益外流,国内中间商通过截取大部分利益,而收储政策拉高CBOT大豆价格后间接补助了美国农民,中国农民所得无几,而玉米则基本没有出现这样情况。从今年国内大豆与玉米的种植面积预估就可以看出两个政策取得不同效果。国内玉米种植面积2900万公顷,较上年增长了0.7%,而大豆种植面积为920万公顷,较上年却减少了3.7%。无论是从目前的拍卖成交结果还是农民种植意愿都明显体现出收储政策在大豆和玉米上的差异。

  5、政策难题

  目前政策需要面对库容与资金双重压力。由于国家大量收储,东北库存高企,大量露天存放,而新粮两个月后上市,政府要如何解决。而另一个问题就是库存的大豆玉米占用大量资金,不仅损失利息而还需要仓储费用。这两个大问题都关系到新粮上市后政府能否继续收储,抑或是改变政策思路。

  6、政策出路

  笔者认为,国家应该改变政策思路,区别对待大豆与玉米两种不同的品种。在大豆方面,国家应该尽快处理目前的高价的大豆库存,亏损拍卖或补贴油厂。考虑到国储大豆出油率较低,而且远在东北地区运输成本较高,起拍价在3300元-3400元之间才有一定吸引力。根据九三油脂集团表示,大豆价格控制在3357元企业才能扭亏为盈。如果575万吨临时储备大豆全部按照每吨3357元的价格成交,国储将以亏损20多亿元的结果为政策失误买当。而另一种方式是拍卖给产区油厂后,对其进行补贴,其实与定向定价供应差不多。只有处理大部分大豆库存后,新季大豆上市才能后顾无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大豆 政策措施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