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业内人士呼吁: 汽车下乡政策应惠及低速车


业内人士呼吁: 汽车下乡政策应惠及低速车

        本网讯(见习记者胡骁刚)“首届中国农村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与村建设”研讨会于7月28日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原副部长洪绂曾及汽车行业相关协会领导以及60多位来自企业的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提出,汽车下乡政策受到农民的欢迎,起到了惠农的作用,但对低速汽车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虽然低速汽车在农村消费市场的保有量高,但一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没有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农村汽车市场是低速汽车与一般汽车的共同发展空间,不能简单地扼杀一方的生存空间而发展另一方的市场,应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因此,业内人士呼吁: 汽车下乡政策应惠及低速车。 

        据悉,低速汽车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两大类。低速汽车在农村汽车保有量中所占份额达36.8%;客车在低速汽车市场占有比例很低,各类客车在农村汽车保有量中所占份额仅为4.6%,其中70%以上是小型面包车。我国农村道路各种工具共同使用,路面情况复杂,特别是进入村庄或入户的路面狭窄,桥洞、涵洞较低,在这样的运行条件下,低速汽车得以在农村货运中占主导地位。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原副部长洪绂曾在研讨会中指出:扩大内需是中央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的一个重大决策,而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是启动和营造农村的广大市场。近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汽车市场在农村的开拓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证明了汽车下乡的方向是正确的,惠农政策受到了广大农村的欢迎。汽车的下乡对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劳动者就业;促进城乡互动;促进三农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汽车下乡还是新事物、新视点,既要总结已有的经验,又要对现实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深入的调研来解决问题。当前低速汽车相对来说消费构成的快,在农村消费市场持有量很高,这也是受一定因素制约才形成的。从长远来看低速汽车和一般汽车究竟是怎样的结构和比重,就要跟踪市场需求,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根据市场的需求要适时的调整政策,目前低速汽车比重大,应该有相应政策予以关注。 

        由全国最大的农用车生产企业之一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关于农用车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中认为:农用车对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民使用农用车能够农忙搞收种、农闲搞贩运做生意。农用车给农民提供更多的致富机会,增加就业,使农村消费能力大大提高,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用车是目前农村最适用的运输工具。不但能够深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一车多用,而且维修方便,省钱省时。农用车在农村保有量大,因此衍生了非常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一般故障不出村。近年来,农用车质量水平已接近汽车水平,质量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农用车是农民的致富工具,国家应正视农用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山东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说。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崔本中提出:未来5-10年低速汽车还不可能被替代。近年来产量一直维持在200万辆左右。各生产企业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营销服务网络,农民购买、维修、零部件供应都极为方便。因此轻卡与低速汽车不存在必然的替代关系。为此建议,低速汽车企业要苦练内功、发挥优势。保证在低成本、低利润、低价格的同时解决低技术造成的软肋——即安全性能和排放的问题;加强企业整合、力争话语权,当前我国低速汽车生产企业达137家,产品型号有 2000多个,行业集中度已不低,但型号品种过多不利于发展,应进行必要的清理整合。同时国家政策上应给予新的支持,呼吁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考虑现阶段农民的实际购买能力,推行农民买得起、用得好、适应农村需求的汽车产品;同时,对为“三农”事业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低速汽车给予一定的引导扶持,而不是一刀切;低速汽车换购或直接购买时与轻卡一样享受汽车下乡相关政策,将农用三轮车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当中。 

        机械工业农用运输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咸胜认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很大,将长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反映到车辆市场上,将存在两个汽车市场,一个是以较高收入水平的、城市居民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城市汽车市场;另一个是以较低收入水平的、农村和小城镇居民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廉价低档车市场。低速汽车对农村市场的适应性决定其将继续存在,它已成为农村交通运输工具主力军,是农业运输作业不可或缺车辆。考虑到我国农村的实际状况,国家应合理设置低速汽车税费项目,减少不合理的收费,给予低速汽车企业优惠政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总结 田间地头 可持续发展 重要途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