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国家规范储备棉代理交易 增发配额子虚乌有


在国家开始向市场投放152.3万吨储备棉的同时,市场传闻,从实际需求的角度看,国内不少出口型纺织企业需要使用进口棉,因此国家将增发30万吨左右的棉花进口配额。

  本报6月27日发表《中间商疯炒国储棉抛储遇挫》一文中曾谈到关于增发进口配额的建议,记者最新获悉,关于市场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增发配额一事尚无官方消息,发改委和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均没有增发配额的计划。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增发配额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2009年10月后新年度的棉花需求,现阶段仍将使用储备棉。

  储备棉平稳抛售

  随着市场现货资源的越来越少,纺织企业、棉企、中间商都非常关注国储棉的抛售情况,市场成交也基本为国储棉。

  6 月30日,发改委计划抛售储备棉数量为45397吨,其中,2003/04年度储备棉10774吨,2008年度收储棉34623吨。经过长达近8个小时的激烈竞价,实际成交28338吨,其中2003/04年度推出的10774吨计划全部成交,2008年度棉花成交17564吨,成交比例为62%,流拍 17059吨,全部为2008年度的新棉。截止6月30日,累计成功抛售储备棉495101吨,其中2008年度储备棉280708 吨,2003/2004年度棉花214393吨。

  从价格上分析,成交加权均价12596元/吨,较29日上涨68元;按照3%的品级差率、1%的长度差率计算,折算328级成交价为13018元/吨,较29日上涨92元/吨。

  对于这一价格,说法不一。“国家先后3次发布收储公告,共收储了272万吨棉花。”金石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董淑志告诉记者,收储行为的确起到了维护棉花价格稳定的作用,但因为收购的多是优质棉,在纺织企业普遍复苏的时期,容易导致市场有效供应不足,现货价格高涨,而抛出则起到了平抑价格的作用。

  但据一些棉纺企业反映,由于2008年度的棉花竞拍价格较高,所以一直在观望。多数企业较接受陈棉的价格,质量也尚可,只是有的亏重较多,最多的合到一吨要多加300元。

  6 月8日起,有关部门商定允许纺织企业委托有实力的棉花流通企业交易商代理其竞拍储备棉。但在实际委托代理过程中,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发现,存在部分企业不符合参与资格条件而委托交易商参与竞卖交易。为进一步规范储备棉竞卖交易中的代理交易行为,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再立新规:自6月26日起,棉纺协会负责对参与储备棉竞卖交易的企业资格进行审核。

  之后,棉纺协会将根据企业自行申报的产能、年用棉量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料进行审核,对于审核通过企业将同时给予累计竞买国储棉的数量限制,限制标准为企业4个月(2009年7月至10月)的最大用棉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4/2009-07-08/91838.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