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高粮价时代的中国对策


  从走出去的时间上来看,我认为我们走出去晚了。前三四年日本在美国和加拿大屯田,建立基地、仓库。法国的路易达孚在巴西、阿根廷对农场的生产、仓库、流通、港口都布好了局。而现在是高成本布局。当时中国没有财力,现在这样做有点晚了。

  不过,我认为可以考虑输出劳动力,比如俄罗斯离中国近,民族之间也比较容易接近。中国劳务输出到菲律宾、马来西亚也有成功的例子。

  “中储粮”要改革

  《大生》:有人认为,中储粮的临时储备粮享受着和中央储备一样的待遇,却可以走市场化道路,兼有政策和市场的双重身份,所以当玉米从产区到销区成本上升,许多企业都赔了,中储粮却有钱赚。因此有人认为这不公平。

  朱:这是种误解。中储粮受国家委托收购粮食。政府制定计划,如收购多少,按什么价格、什么品种收购,什么时候入库等。具体操作由中国粮食局和发改委授权,中储粮负责出库,粮食局负责拍卖。因此,这是政府行为,不是市场行为。

  中储粮应该是不亏损的,但也不会有很高的盈利。

  《大生》: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中储粮几乎占据了产业上从收储、运输到销售网络的几乎所有优势。这使其他收储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粮食系统的中小购销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您认为这是将来粮食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吗?

  朱:这个问题目前是有争议的。我个人认为,这属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到位,或者说是属于过渡期问题。中国企业的改革,从1998年开始,已经经历了10年,从当时的6万多家企业改革到现在4万多家;当时的粮食部门300多万人,现在减少到包括中储粮在内的90万人。应该说,已经从国家独家经营到了多元化阶段。这个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还没有做到位。主要表现在股份制不到位,所以还要改革,中储粮也要改革。

  生物能源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大生》:目前中国发展生物能源的政策与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吗?目前中国发展生物能源的政策是什么?

  朱: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的粮食供大于求,卖不出去,仓库又有限,没有控制生物能源的发展,上了一批玉米加工厂,生产淀粉和酒精。当时的乙醇加工厂由国家投资,一共批准90万吨,第一期年产30万吨乙醇。

  但是,粮食资源有限,如果无限发展玉米深加工,中国就会面临是保护饲料还是保护酒精的问题。中共十六大提出了要建立生态友好型社会,而玉米深加工耗水量很大,大约是5:1(加工1吨玉米需要5吨水),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发展生物能源是有问题的。再有,发展生物能源严重污染环境。

  最后,中国的耕地面积有限,而每新建一座乙醇工厂,都需要大量玉米为原料,这也意味着占用大量土地。因此,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开始对生物能源的发展进行调控。2007年调整了生物能源发展政策,叫停了燃料乙醇项目。

  目前,中国总体上是对粮食生物能源进行调控,鼓励非粮生物能源发展。只要是“不与人争地”的非粮生物能源都可以发展,比如木薯、秸秆、甜高粱等。中国每年有6亿吨秸秆,即使生物能源的产出比是6:1的话,每年也能生产1亿吨乙醇。但是现在秸秆的纤维素转化技术问题还没完全解决,成本太高,美国也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大生 小麦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