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陈锡文:深化农村改革 促进城乡统筹


  今年是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1978 年12 月18~22 日,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因此人们把这次会议看成是农村改革拉开序幕的标志。实际上,农民兄弟比十一届三中全会行动得更早。从1978 年夏天开始,安徽等一些地方的农民就已经开始实行各种各样的责任制。党中央不断总结农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并升华为政策文件。1984 年,党中央就提出,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农民的实践和探索得到了充分肯定。

  我觉得这三十年来农村改革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微观经营主体;二是培养了市场机制,促进了农产品和农村其他生产要素的流通;三是本世纪初开始明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这三个方面都有创造、都有推进,但是都还没有完成,各方面的看法还没有统一起来,所以还要继续推进农村的改革。

  对农村改革发展的认识在不断得到深化2002 年11 月,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此,我们党对农村改革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十六大闭幕一个多月之后,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这个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到了2005 年,中央召开了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关于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会议。在这次会上,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 年秋天,中央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在这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中,将逐步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作为重要内容。

  到了十七大召开的时候,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统筹城乡,建设村,十七大讲了三句话。一是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什么叫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如何去走,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二是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经济格局。这是很宏伟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落实第三句话,就是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应该调整工农、城乡关系,形成一个切切实实的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机制。

  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新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正是由于十六大以来党对三农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并不断推出新的理论成果,这六年来,我们在农业政策方面也不断地推出了新的举措。

  第一个新的大政策是全面取消农业税。2003 年以前,体制上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是农村税费改革。十六大以后,新一届政府继续向前推进,从过去的“减轻、稳定、规范”转向了取消农业税。2004 年提出了最终取消农业税的目标,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五年内实现这一个目标。结果到2006 年就全部取消了,最终只用了三年,这样农民总体上获益1350 亿。

  第二个新的大政策是对农业生产实行直接补贴。开始是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三种补贴,并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2006 年又对农民购买生产资料进行补贴,2007 年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针对生猪生产、奶业、油料生产等的补贴。今年这几项补贴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000 亿元。

  第三个大政策是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农村饮水工程和农村水利、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等方面的建设之所以能在这几年取得如此大的进展,是国家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果。与此同时,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文化事业也都有了明显的发展。

  第四个大政策是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 年,政府一共拿出130 个亿,其中中央政府补贴三十个亿,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今年还将进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地方政府也会增加投入,农民去年拿了30 块钱,今年可以拿到50 块钱,这对农民来说以前是不敢想的。

  第五个方面是出台了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一系列政策。

  需要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确实有很多经验可以让我们总结,但当前又处于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转型阶段,深层次的体制制约仍非常突出,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尚面临诸多问题,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构成了挑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现代化 基础设施建设 粮食 总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