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农业部组织灾后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会 非灾区与灾区联手保供应


  本网讯:2月28日上午,农业部在北京组织召开灾后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来自灾区和非灾区12个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及1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部署了灾后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强调指出,前一个时期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使农业生产遭受较大损失,部分鲜活农产品将呈现季节性、区域性、结构性供给偏紧,全国鲜活农产品调入调出格局将发生一些新变化,部分地区农产品市场流通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到损毁。这些都使农产品市场流通面临新的形势,对保障灾后鲜活农产品供应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鸿宾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动员力量组织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抢修种养业灾毁生产设施,抢抓田间管理,抢种速生菜,抢育秧苗,扩大南菜北运基地,扩大北方设施蔬菜供应量,为保障“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抓好市场流通工作,搞活全国大流通,搞好区域间余缺调剂和品种互补,增强平衡地区性、临时性和品种结构性供求矛盾的能力,努力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主要农产品不脱销不断档,确保主要农产品价格不大起不大落,确保正常的农产品市场流通秩序。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指导和支持批发市场尽快修缮因灾损毁的交易大棚、水电与仓储设施等,恢复和提高市场服务功能。二是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通过信息发布、网上推介、订单生产、场地(市场与基地)挂钩、交易博览会等多种形式,密切产销联系,充分发挥全国一盘棋和大市场、大流通的作用。三是鼓励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向城市直供直销农产品。四是推动落实各项流通优惠政策,保障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畅通,鼓励长途贩运,实现区域调剂。五是强化信息服务和市场监测,发挥信息引导作用,对市场供应中的异常性、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早发现,早应对。六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巩固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完善和落实好各项监管制度。

  为应对今年国内农产品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农产品市场供应保障工作,今年农业部门将在全国组织60余场农产品展示洽谈和商贸对接活动,以加强产销衔接,拓宽市场销路,搞活市场流通。农业部总经济师、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玉香在会上就上述促销活动的安排计划发布了相关信息。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在会上动员会员单位并倡议全体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保障灾后鲜活农产品供应发挥更大的作用。贵州、湖北、湖南等7个灾区省份在会上发布了当地今年5月底前鲜活农产品需求信息,海南、山东等5个非灾区省份发布了今后三个月鲜活农产品货源供应信息,并就加强区域间鲜活农产品市场调剂进行了衔接。

  

签署保障灾区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合作协议

产销对接会现场

记者在采访灾区湖南鲜活农产品需求情况

记者在采访非灾区山东鲜活农产品供应情况

  农业部积极推动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的对接,组织来自灾区的湖南长沙红星农产品批发市场、湖北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贵州五里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江西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湖南长沙马王堆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大型市场,同来自非灾区的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河北乐亭冀东果菜批发市场、河南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云南呈贡龙城农产品经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太原河西农产品批发市场等5家大型市场,现场共同签署了《灾后保障灾区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合作协议书》。双方承诺,建立供需热线电话,加强相互间信息沟通;鼓励各自市场内的经销户扩大到对方市场的采购和经销量,增加对灾区的供应;改进市场服务,相互提供良好的场地设施和热情周到的服务;5月31日前,双方对来自对方市场销售或采购鲜活农产品的经销户相互免收市场管理费,加强协作,联手保障灾后鲜活农产品供应。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农业生产 设施蔬菜 田间管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