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农业部启动实施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科技进村入户行动


  本网讯: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进一步组织和发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合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农业部决定于2008年2~6月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科技进村入户行动。

  该行动的总体思路是立足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生产,兼顾全年农业生产,全力以赴调动各级各类农业科技人员,千方百计合力攻坚,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确保实现全年农业生产目标提供科技支撑。以此为契机,探索调动全国各级各类科教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增强农业科技工作的向心力、凝聚力,促进各类农业科技力量和谐共振,形成强大合力。一是最大量地动员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以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各级各类项目为主要依托,依靠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最大量地组织和动员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二是最广泛地汇聚科技发展的强大合力。从服务抗灾减灾、春耕生产以及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加强项目之间的衔接互动,加强部门之间的衔接互动,加强部门内部的衔接互动,加强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企业等单位的衔接互动,加强省内各农科所之间的衔接互动,加强区域省份之间的衔接互动,强化关联度,完善新机制,推进形成统一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统一的专家队伍、统一的产业技术方案、统一的信息网络,最广泛地汇聚科技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最快速地响应和服务生产。通过此次行动,锻炼队伍,转变作风,进一步提高科技人员对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切实增强投身生产一线、支撑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该行动重点针对灾区冻害灾情和次生灾害,以及全国可能出现的北方干旱、病虫害等灾情,组织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主要措施包括:

  (一)全面发动农业科教系统投身科技进村入户行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国农学会、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等单位,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组织开展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的科技服务工作。各省农科院、地区农科所,中央和地方农业大学,农业职业学校等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和涉农企业,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投身科技进村入户行动,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入户体系、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农村能源体系、农业环保体系等系统的专家,及时调整工作计划,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二)全面启动科技入户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提前启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从2月19日起,陆续派出25个专家组,分赴受灾省份,指导和带动地方专家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组织部、省、地区科技入户专家制定分地区、分品种、分类型的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技术措施;组织印发技术明白纸60万份、科技光盘30000套、图书资料20000套送往灾区;组织5000名科技入户专家,深入灾区对县级专家及技术指导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组织25000名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手把手,面对面”地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前启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2008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增资金和项目县、村重点向受灾较重的县、村倾斜,在受灾省份安排463个项目县、23140个项目村培训专业农民100万人,示范带动培训农民1000万人;充分利用中高等农业院校的师资优势和地区农科所的技术优势,引导科技人员积极投身农民培训;利用卫星网站、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远程传播手段,及时将实用技术传递给广大农民。

  (三)全面整合科研项目支撑产业发展。把科技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调整工作进度计划,利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跨越计划、948计划等各级各类项目的现有条件,迅速为科技救灾提供技术储备,切实支撑和引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组织项目专家针对受灾品种的产业发展问题开展专家会商,及时制定技术方案;根据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的阶段性目标,充实科研选题,强化科研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受灾品种的产业经济研究,提出分时段供需预测,增强产业发展预见性;加强对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测,认真研究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各级农业环保站、野外监测台站积极动员技术力量,加强对农田小气候的监测,为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及时提供土壤墒情等信息服务;调查融雪剂可能带来的污染等情况,研究应对措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生产一线 科技服务 科技培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