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928号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4.93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4.47%(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82.86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6.9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8.89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5.70%。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7.83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9.79%。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8.5公斤,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2~25天移栽,稀植,栽插规格23厘米×26厘米,每穴栽插1~2粒谷苗。3.肥水管理:重施蘖肥,酌施穗肥。每亩施纯氮13.5~16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1,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氮肥4:5:1、钾肥2:4:4。蘖肥在移栽后10天和20天各施一次。穗肥在倒二叶露尖时施入。好气灌溉,足苗搁田,有效分蘖终止期分次轻搁,幼穗分化后复水,抽穗后薄水勤灌,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蓟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迟,产量高,糯性优,高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适宜在浙江、上海、江苏南部、湖北南部、安徽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晚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3

  品种名称:郑稻18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

  品种来源:郑稻2号/郑稻5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9.4天,比对照豫粳6号晚熟3.4天。株高107.1厘米,穗长15.7厘米,每穗总粒数128.1粒,结实率86.5%,千粒重25.1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综合抗性指数3.3。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3%,垩白米率23.5%,垩白度3%,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豫粳6号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8.6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3.2%(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98.2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8.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0.6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0.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2.1%。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黄淮麦茬稻区一般4月底至5月中旬播种,亩播量30公斤左右,秧龄30~40天。2.移栽:6月中旬移栽,一般中上等肥力田块,栽插株行距13.3厘米×30厘米,每穴栽插3~4粒谷苗;高肥力田块株行距可增大至13.3厘米×33厘米,每穴栽插3粒谷苗左右。3.肥水管理:本田总施氮量控制在每亩15公斤左右,一般基肥占50%~60%,分蘖肥占30%,穗肥占10%~20%。分蘖肥宜早施、重施,适当增施钾、锌肥,穗肥看苗酌施。在水浆管理上做到: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抽穗扬花、后期干湿交替;成熟收割前7天左右断水,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重点做好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以及纹枯病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4

  品种名称:津粳优180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5A×R18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3.5天,比对照豫粳6号早熟2.5天。株高118.2厘米,穗长20.5厘米,每穗总粒数187.6,结实率73.6%,千粒重26.7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2级,穗颈瘟3级,综合抗性指数3。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1%,垩白米率29.5%,垩白度4.6%,胶稠度78mm,直链淀粉含量17.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豫粳6号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8.3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1.1%(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38.3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5.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2.3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3.1%。2006年进行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5.9公斤,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10.2%。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黄淮麦茬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适时播种,播前用浸种灵、菌虫清或其它有效药剂浸泡,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秧田要施足基肥,控制播种量,秧田用种量约为常规品种的1/2。2.移栽:秧龄宜短不宜长,适当密植,株行距26.7厘米×13.3厘米,每穴栽2粒谷苗。3.肥水管理:氮、磷、钾肥结合使用,施肥宜早,早促早发,搭好丰产架,确保有效穗18万穗以上。4.病虫防治:注意对稻曲病和二化螟的防治,其它病虫草害防治同一般常规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对照 稻瘟病 区域试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