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刘刚华:重燃“木耳第一村”的希望


刘刚华:重燃“木耳第一村”的希望

  □□ 本报记者 余向东 阮蓓

  “房子倒了,老百姓难过;棚架倒了,老百姓哭得同样凄惨。”四川省什邡市湔氐镇龙泉村党支部书记刘刚华的话,代表了震后龙泉村村民的真实心情。住房重建相对会快一些,产业垮了恢复起来更难。

  龙泉村大棚种植“黄背木耳”已有20年的历史。1991年刘刚华家在市供销社的技术支持下,成为村里第一个木耳种植户,当年投资5000元培育了5000袋木耳,净赚7500元。由此带动全村木耳种植逐年升温,“四川木耳第一村”的土地上,有几百亩黑压压的木耳大棚。地震前木耳种植达1500万袋,年产值几千万元。

  大地震摧毁了龙泉村80%的房屋,也把价值3000万元的棚架设施及鲜活木耳砸在地里。刘刚华带领村组干部,连续几个月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一边救治伤员,安置受灾群众;一边抢收木耳,联系买家,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2008年10月起,刘刚华着手组织重振龙泉村食用菌产业,他到处跑门路、找资金,大清早去“堵”领导专家的门。与此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紧急援助项目落户龙泉村,北京市对口援助资金及时到位,四川省农办、农业厅等部门帮助制定规划和提供指导技术,北京的援助志愿者住进了村里。龙泉村很快恢复元气,建立了标准化菌种场,搭起了标准化棚架。两年多过去,全村778家农户中有近2/3重操旧业,黄背木耳产量2010年达1300万袋,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经济效益更好。今年39岁的刘刚华成为“全国食用菌创业致富带头人”、“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杰出青年农民”。

  村民周乐斌、何丹夫妇告诉记者:“过去用竹竿作棚架,使用年限只有3到4年;现在换成角钢棚架,可以连续使用10多年,还能防震。我们家种了4亩地共4万袋黄背木耳,去年毛收入11万元,其中纯收入4万多元,此外还拿到菌苗补贴等1.8万元。”

  龙泉村2248口人,现在全部住进了新房,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但是在人均六分地上建大棚,食用菌“一枝独秀”不是长久之计。刘刚华考虑得更多:在沿山区地带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平整改造部分丘陵地引办企业,创办工业园区;加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几个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不久的将来,有望实现龙泉村致富产业“多龙并舞”、幸福生活“泉水长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木耳 大棚 食用菌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