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力支撑——
产学研联动,实验室搬到大田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梨树模式离不开科技支撑。王贵满回忆,2007年起,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先后和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一站一田”是梨树模式的“梧桐树”和“金土地”。
“一站”是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这里以我国东北典型黑土为研究基础,为东北平原农业实现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调控技术体系。走进实验站,上百份土壤样本琳琅满目。“这些土壤样本取自不同的试验地块,等一开春就热闹起来了。”王贵满说,每年3月到11月,来自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聚集在这里,监测土壤、水分等各项数据,为农民提供相关技术方案。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在王贵满看来,实验站不断吸引和集聚人才,科研团队从最初的40人发展到130人,对梨树模式的推广、应用作用巨大。
“一田”是位于梨树县高家村的200亩试验田。从2007年开始,试验田浓缩了十几年的黑土地保护研究成果。从第一块试验基地起步,梨树模式已在东北四省区推广了5000万亩。
2018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的基础上,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成立。“把实验室搬到大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不断创新,才能为黑土地保护贡献更大力量。”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吉林梨树实验站站长李保国表示。
陶勇所在的双滢合作社,今年有300公顷土地成了新的试验田。“这是梨树模式的升级版。”李保国说,通过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运用新型农机、农资,将现代农业生产程序化、标准化,从而增强可复制性。
梨树模式不断与时俱进。不久前召开的年度研讨会上,种粮农民、专家济济一堂,“每年轮作时怎么选择品种?”“秸秆条带旋耕还田要注意啥?”……农民们问得细致,专家们解答耐心,双方相互碰撞,共商黑土地保护大计。
好技术如何快速推广?在梨树模式的推广上,县里构建技术推广平台,依托合作社建立示范基地,开展“千万工程”农民培训,形成高端论坛、农民研讨和技术服务队多种模式共同发力的推广路径。
“每月日期逢8,晚上8点,咱们不见不散。”一旬一次的黑土地联盟大讲堂,邀请农业专家、种地能手做客微信群,在线讲课并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会后总结成篇,供大家线下学习交流,目前最高点击量达到5万多人次。
更多的力量汇入梨树模式。“我们探索引入收益保险,来化解推广风险。”李保国介绍,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与太平洋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农业保险新产品,2020年在梨树县试点2000垧地,一垧地保费900多元,保障农民每公顷最低收益1.7万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1-01-29/27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