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超1800万亩农作物受灾 “粮仓”安徽面临减产压力


  土壤问题同样是胡承霖近年的关注重点:“过去多年的丰收,是通过化肥、农药等高投入赢来的,土壤面临的污染严重。”最近一段时间,他忙于向安徽省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递交自己的解决方案——一种减少化肥、农药、种子用量的绿色增产模式,一个以“每亩成本降100元,产量增100斤”为目标的“双百工程”。

  91岁的胡承霖,依然是安徽麦田的守望者。他1953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农学专业,此后数十年致力于小麦高产事业,至今还会到麦田做培育、测产等工作。“粒粒皆辛苦,几千年都是这样的情况。我希望活到100岁,见证老百姓真正‘手中有粮心不慌’的时刻。”

  “今次洪涝灾害提醒安徽,必须居安思危。”胡承霖认为,安徽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难以应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安徽省粮食生产》一文亦提到,按照农业部相关划分标准,安徽全省共有中低产田409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6%;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是安徽粮食稳产增产的突出制约因素。

  大灾之下,今年的“双控”任务如何完成?无为市农业农村局倪伟表示,上级部门在综合考核时会考虑地方灾情因素,“压力更大的是农民,今年得过个苦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小麦 水稻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