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出击稻虾市场,农资企业已经在行动


  稻虾共作模式最早起源于湖北省潜江市,现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长江中下游流域。据统计,目前,稻虾种养面积已经逼近2000万亩。稻虾共作面积的不断激增,造就了百亿元级的稻虾专用农药、肥料的需求。不少农资企业正竞相逐鹿这一新兴市场。

  植保技术是稻虾产业安全绿色发展的关键技术。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稻虾安全植保解决方案,该公司市场总监曹阳表示,随着稻虾共作面积的不断增加,种养水平落后、植保技术匮乏等问题也日渐凸显。稻虾共作用药严苛,随意选择会面临大面积死虾风险。因此,在部分稻虾共作区域甚至出现了零售店不敢配药、农户不敢用药等现象,使稻田饱受病、虫、草害的威胁。作为国内农药领军企业,依托强大的产品研发实力,诺普信目前已形成完整的安全稻虾套餐方案,整合了包括稼酷、爱稼等在内的多个最新专利产品,为农户增添一份安全保障。

  安徽稻草人杂草防治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刘毅表示,由于市面上没有稻虾田专用除草剂,如何选择安全的稻虾田除草剂,已经成为虾农、经销商的共同苦恼。为此,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实验验证,推出虾安全系列稻田除草产品,在确保共生的小龙虾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水稻田封闭除草、苗后除草等多方需求,其安全性和药效均得到充分肯定。

  随着稻虾产业的发展,专用肥料市场越来越大,不少肥料企业开始布局这一市场。舢丽鱼蛋白肥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世军表示,他们推出的高含量鱼蛋白营养水溶肥,能够助力稻虾共作,让稻虾种养健康高效。据介绍,这款产品共有三大优点:一是产品品质优异,以低值金枪鱼等真材实料,保障产品的品质;二是拥有先进的参照德国工艺、GMP标准自动化酶解车间,确保工艺先进性和产品稳定性;三是有再研发的优势,公司立足于水产资源循环利用的生物工程研发,投入庞大的环保加工生产设施,与国内外多方专家和科研机构开发合作,形成产业链突破。高含量不仅能够改良土壤环境,健壮水稻植株,还能够为小龙虾养殖提供充足的营养。

  “虾稻肥是稻虾共作模式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吴经理表示,相比于普通的水稻专用肥,三宁金钛能虾稻肥有4重功效,完全满足稻虾共作所需的要求。一是安全、环保、无污染,不影响小龙虾的成活率并可改良水体及土壤环境。二是有利于肥水,加快水中浮游生物生长,从而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节约饲料成本,促进小龙虾快速生长,提高龙虾品质。三是可提高小龙虾免疫力,减少病害,提高其成活率。四是活化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促进水稻增产增收。

  迪斯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湖北省本土大型肥料企业之一,利用自身优势抢先布局,迪斯科中国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际肽酶研究所联合研发的小龙虾功能菌肥富含多种营养和特殊生物高活性肽和酶,具有增强动植物抗病能力、提高动植物繁殖机能、加速动植物成长等功效。

  稻虾共作的热潮逐年升温,但稻虾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虾稻肥发展时间短,又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假冒伪劣的虾稻肥产品盛行,不仅影响了虾稻田的收益,也降低了小龙虾、稻米的品质。对此,武汉盛大生物植物营养研发中心经过不断的试验和多次田间示范成功推出一款虾稻田专用创新性产品绿舟虾稻专用肥。绿舟虾稻专用肥使用效果突出,一方面营养全面能保障水稻高产优质,另一方面能保障小龙虾生长的水质环境优良,保持水体的肥、活、嫩、爽,小龙虾产量高、品质优。

  不同于传统水稻种植中将氮、磷、钾三大肥料复混使用,虾稻肥根据水稻和小龙虾种养的营养需求进行精心调配。湖北凯龙楚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郑地表示,他们的产品不仅含有优质氮磷钾,还富含有机质、复合微生物菌群以及腐殖酸活化技术。螯合态中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在快速肥水肥草肥稻的同时,还可以抑制有害菌繁殖,维持水体藻相平衡,增加浮游生物数量,改善水体环境,降解农药残留,并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降低小龙虾发病率,抑制青苔的发生。

  稻虾共生的种养模式,决定了稻虾用农资产品在设计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多方需求,例如虾稻肥含氮量、氯离子和硫酸根含量都不能太高。沃农肥业虾稻肥技术负责人肖经理表示,由于虾吃不完的饲料、草、稻秆都能够转化肥料,所以养虾的稻田时间越长,土壤就会越肥。养虾3年左右能够减少肥料用量30%~40%。也就是说,原来用40千克,2~3年以后就只用20千克了,时间更长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减少到10~15千克。另外,稻虾田种植前期需要进行土壤消毒,本身对病原菌和害虫有杀灭作用,加上小龙虾可以消灭掉部分害虫,所以稻虾田的用药量也会大幅减少。2019年,在原有虾稻肥的基础上,沃农肥业正式推出了“虾稻四宝”:脱壳宝、调改宝、肥水宝、速改宝。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浮游生物 除草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