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米书记的治村故事


    米培莲没上任前,很多村民都去老窑场挖土,挖上一车土能挣不少钱。后来,老窑场收归村集体之后,挖土的村民渐渐少了。可还有一些“不自觉”的村民夜晚偷偷去挖。米培莲便带着村“两委”整夜守在老窑场外的公路上。只要看到有挖土的车从场里开出来,就上前拦截。

    米培莲总是先讲情后说理,若是碰见“不听劝”的,便搬出法律条文。去老窑场拉土的大多是村里的壮劳力,有的村民看米培莲是个女同志,还扬言要去村委会给她点好看。“我是党员干部,从来都不怕事。你要是真有理,就跟我到村委说道说道。要就是威胁人,那我就报警,让公安机关处理你。”

    哪怕碰见自己的亲朋好友,米培莲也从不徇私情。“打铁还需自身硬。干这个工作,必须要保持一颗公心。若是不从身边人做起,天长日久,老百姓哪还会对你有信任。”

    日久见人心,村民们慢慢地被米培莲带领的村“两委”班子征服了,自此不满意就去村委会闹一闹的现象彻底杜绝了,法律成了大家心中的“一杆秤”。

    为规范村民行为,增强崇德尚法的意识,米培莲坚持用制度治村,逐步规范了村民议事会、村务公开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制定了村规民约,明确规定:村民要严禁谣言惑众、拨弄是非;严禁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严禁赌博、吸毒、封建迷信等一切违法活动;提倡尽孝道,奉行厚养薄葬,大大压缩了开支,得到了村民的拥护和支持。

    “文明村庄,从公平、规范开始。”米培莲说。多年的实践为东孙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东孙村,原来的乱象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风清气正、崇德尚法、和谐共生的良好景象,群众知法守法、党员普法用法、干部依法治村。2004年7月23日,东孙村被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产业富民攻坚克难奔幸福

    “农民不富起来,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除了治村,米培莲还交过一份致富答卷。

    18年前的东孙村可谓一贫如洗。大多数村民仅靠几亩薄地维持温饱,稍有点家底的也不过就是在后院养上一两头奶牛,多挣点钱。如何找到东孙村致富的路子,成了米培莲的一大难题。

    2002年,“亚奥特”乳品公司落户省庄工业园,米培莲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在多次开会分析后,确定了“以发展奶牛养殖业为主,种植业、运输业为辅,多业并举,富民强村”的发展思路,并把发展奶牛养殖业作为东孙村最迫切的事情来办。

    想法虽好,可当时村里连给施工队的定金都拿不出来。恰逢泰安市民宗局领导到村里调研,米培莲借着这个机会,向领导汇报自己想建专业养殖场的想法。同时,她还请专业人士绘制了养牛场规划图,附上自己起草的资金申请报告。最终,借着少数民族村发展扶植政策,民宗局协调争取了2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东孙村养殖基地的建设。

    有了这笔资金,米培莲发动村干部和养牛户进行集资,很快又筹集到10万元。这30万元就是东孙村的“第一桶金”。米培莲和村“两委”成员亲自上阵当建筑工人,一方面节省开支,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施工队起到监督的作用。原本需要3个多月干完的工程,米培莲和施工队只用2个月的时间就建起了占地30亩、可容纳600头牛的奶牛场。随后又投资建设占地130余亩的集可视化、挤奶自动化于一体的高标准养殖小区,走上了规模化、科技化、智慧化的养殖道路。

    米培莲说:“以前,村民养牛只能在自家院子里,空间有限,最多养上一两头。可在养殖场,少的一户能养30头,多的达到70-80头。过去,一到夏天,牛的粪便尿液横流,村子里臭气熏天,邻里之间也为此争吵不断。现在,村里有了生活污水站,奶牛也统一管理,村里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2015年米培莲又果断带头调整养殖结构,引导养殖户进军肉牛产业。2016年,东孙村肉牛出栏量达600余头,全村养殖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

    村北沿着一条省道,每个周末来村里旅游的人不断。“我们村这个位置离高速口很近的,泰莱高速一开通,特别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这是新机遇,可得抓紧,不能错过。”米培莲一边在棚里看草莓长势,一边向记者介绍她的规划,2018年东孙村用10亩地搭建了4个大棚,建起了草莓采摘园,每年为村里增收10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草莓 处理 清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