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村口就业,既挣钱又顾家


    图为四川永越服饰有限公司在双桂区建立的扶贫车间。

    本报记者李传君文/图

    扶贫的关键是让贫困群众有持续增收的渠道,因此就业扶贫十分重要。然而,农村就业岗位缺乏,不少人只好选择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便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探索就业扶贫的创新模式,利用农村闲置的房舍,将工业园区一些企业的车间延伸到乡下建立“扶贫车间”,实现部分农民村口就业,既顾了家又挣了钱。

    嘉陵区随后又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农业,通过回引返乡创业者建立“扶贫合作社”,广泛吸收贫困群众入社就业,同样起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的效果。而今,全区共建立起“扶贫车间”和“扶贫合作社”200余家,解决农村就业人口1.7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4000余人。

    为鼓励“扶贫车间”“扶贫合作社”长期持续发展,嘉陵区实行了奖补政策:新建一个“扶贫车间”,一次性奖励5万元;吸纳一个贫困劳动力就业奖1000元;新进10个以上贫困劳动力就业一次性奖补5万元。同时严格把关,严防企业骗取奖补资金的行为。

    下班就回家,孩子天天见到妈

    3月6日下午5点,在嘉陵区双桂镇一处“扶贫车间”,9名女工正忙着赶制一批裤子,这是将要销往中东某国的服装。在空着的几台缝纫机桌面旁,几个小学生正专心做作业。

    里屋传来孩子的哭声,龚丽蓉放下手中的活儿,进屋把快满两岁的小儿子从床上抱起来。龚丽蓉是邻近新复乡人,早年在深圳、上海等地服装厂干过,但自从有了第一个孩子,就一直呆在家里。“想出去但走不了,两孩子没人带,老公又有病,经济比较困难……”

    从去年5月起,龚丽蓉又有了工作,那就是四川永越服饰有限公司在这里设的“扶贫车间”。“大孩子7岁了,在双桂上小学,下午6点下班后,我就带两个孩子回家,然后做饭。”龚丽蓉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还把一家老小都照顾了。”

    钞士侠是本镇贫困户,老公在建筑工地做砖工,以前她独自带3个孩子,还要伺候有病的公婆,日子举步维艰。进了“扶贫车间”后,她更累了。“我每天下班后先把读幼儿园的儿子带回家,然后做饭,晚上8点40分,还要到镇上接两个上初中的女儿,回到家就是9点多了。”钞士侠说很感谢政府设的这个“扶贫车间”,累虽累,但一年能挣两万多元。

    在这里上班的女工情况大致差不多,家里有老有小,自己带着孩子上下班,然后回家照顾老人的情形基本相同。“如果有两个孩子,而且都小,有的女工不得不背一个抱一个,一边还熟练地操作缝纫机!这些女工吃苦耐劳的精神着实让人佩服。”车间管理人员说。

    四川永越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慧琼是双桂本地人,她早年也是外出务工并积累了一定资本。2013年,任慧琼返乡创业,在嘉陵区工业园区创办了自己的企业,随即积极响应区上设立“扶贫车间”,在双桂、安平、一立、双庙等乡镇创办了几家“扶贫车间”。

    常年在这里上班的女工有12个,只要家里有事都可请假,每天工作8小时,计件取酬,每月有200元生活补助,上满26天还有200元奖励,一个月最低能挣一千六七百元。

    下地就挣钱,割菜也能学技术

    大观乡蒋氏祠村贫困户刘碧英50多岁了,又有气管炎,但干起活丝毫不输年轻人,在本村的裕兴种养专业合作社里割菜,一个月工资3000元以上,有时能拿到4000元。

    裕兴种养专业合作社是当地政府设立的“扶贫合作社”,这个季节正是栽种上海青、油麦菜、生菜、小白菜等绿叶蔬菜的时候,也是瓜类蔬菜育苗季节,每天基地里二三十个人;要是到了四五月份,等瓜类蔬菜及茄子、辣椒等蔬菜上市的时候,每天至少有四五十人干活,甚至还忙不过来。常年在这里务工的村民有三四十个,其中贫困户就有20多个。

    合作社发放工资分两种:一是按天计,60元/天,一月上满28天会另外加钱;一是技术工按相关的计量指标发放,比如割菜,按0.5元/斤计算,每天至少在100元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瓜类蔬菜 外出务工 油麦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