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政策制定层面已经意识到在清洁取暖中需因地制宜、“宜煤则煤”,但由于其“过渡性”措施的定位,地方政府在清洁取暖工程实施过程中未将洁净煤与气、电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洁净煤被边缘化。
山西省《武乡县2018年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中就要求,2018年,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力争达到30%以上。在该县2018年冬季清洁取暖确定改造计划表中,14个乡镇煤改气改造1320户,煤改电改造2024户,集中供暖改造1191户。武乡县煤炭资源虽然丰富,但煤质属于高硫煤,而该县向南不到200公里的晋城市阳城县,就是全国优质无烟煤核心产区之一。晋城市无烟煤年产量可达3000万吨以上,占全国无烟煤总产量的1/4以上。其生产的无烟煤硫分、灰分等各项指标完全可达国家标准,尤其是硫分这一关键指标,平均仅为0.3%左右,远低于1%的国家标准,是农村清洁取暖首选品种。2018年4月,晋城市政府与山东省签订了“清洁煤炭供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晋城优质无烟煤“兰花炭”开始应用于山东民用市场。本来近水更能解近渴,武乡县在燃料运输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晋城无烟煤在经济性和取暖效果上都要优于“煤改气”“煤改电”,可在武乡县的清洁取暖方案中却没有洁净煤推广的任务目标。
背离“宜”字的“一刀切”做法,使农村清洁取暖的效果大打折扣。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在一些地方调研时发现,不少农户感觉费用高,不敢敞开用,又导致家里不暖和,还不如烧煤划算。
多方形成共识:打牢基础可持续,确保路子不跑偏
农村清洁取暖关乎民生,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一场革命,农村生活方式的一种变革,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意义重大。如何“因地制宜”构建农村农户“用得好也用得起”的清洁取暖发展方案,在不久前结束的清洁取暖县长论坛上,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地方政府部门领导通过深入探讨,达成一致共识:“宜”字当头,多能互补;在政策规划制定上应稳定、持续,建立以排放指标为核心的清洁取暖界定标准和评价体系;宁可走慢点,也不要把方向走偏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相关人士认为,清洁取暖并不等于清洁能源取暖,清洁取暖是个目标,清洁能源取暖是用清洁能源怎么样去取暖;清洁取暖和清洁供暖也是两个概念,清洁供暖是从供暖的角度讲,怎么多供暖,怎么清洁供暖又安全又便宜。清洁取暖是人的感觉,是从需求侧的角度讲。建议中央应把压力降一降,跑慢一点,“现在跑慢点总比跑错方向要强”。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气候变化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冯相昭认为,农村清洁取暖定位不单纯是农村取暖问题,应该站在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设施这个角度来考虑,只有这样,农村清洁取暖才可能是长效的,可持续的。
按照《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要求,计划到2019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50%。清洁取暖改造经过两年的推进,如今已向纵深发展,并进入攻坚期。在探讨解决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同时,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大好形势下,农村清洁取暖有了更良好的政策环境,这也让与会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地方政府对做好农村清洁取暖工作、打赢蓝天保卫战充满信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5-11/10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