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把小笤帚搞活全旗大经济


    图为巴林左旗笤帚苗产业园区东傲清洁制品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熟练地绑扎笤帚。

    核心阅读:笤帚是很多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品,既不起眼,也值不了多少钱。在内蒙古巴林左旗,笤帚苗种植和民间加工已有近百年历史,家家户户都种植笤帚苗,享有“中国笤帚苗之乡”的美誉。从小打小闹的“绑笤帚”到全旗首届笤帚苗文化节,一株普通的笤帚苗,在巴林左旗却做出了文化,做出了规模,做成了活跃全旗经济的大产业,发挥出巨大的扶贫带动作用。

    李昊邱静本报记者马晓刚文/图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伴着“噼、噼、噼……”响声,经常能看到堆放着很多笤帚苗的农家小院内,三五个人捆绑着笤帚,呈现一片忙碌有序的景象。

    地处科尔沁沙地北部的巴林左旗,干旱少雨,笤帚苗耐旱好养,生长期短,适宜当地种植,过去村民们靠着“绑笤帚”换钱补贴家用。近年来,当地政府组织村民重拾“老本行”,把一家一户、小打小闹的“绑笤帚”做成了大产业,发展笤帚苗种植及深加工,打造专业品牌,“小笤帚”由日常生活用具向工艺品转型,成为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一大抓手。

    “新种引育+制定标准”

    深挖笤帚苗产业价值

    在巴林左旗笤帚苗产业园区东傲清洁制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贫困户徐丽芹正在熟练地绑扎工艺笤帚。徐丽芹的丈夫得了脑血栓不能干重活,还得供孩子上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她到企业上班后,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徐丽芹算了一笔账:她一天能绑11把工艺笤帚,每把能挣8元,一天就有88元的收入,一年在企业干上8个月,光绑笤帚就能收入2万多元,守着家还不耽误地里的农活。一把小笤帚“扫”出了徐丽芹的脱贫路,她家今年就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除了绑笤帚,种植笤帚苗也给徐丽芹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徐丽芹家种的笤帚苗,每亩地能产200斤苗、400斤籽,苗和籽的毛收入能达到1200元。

    目前,巴林左旗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笤帚苗子生产基地,已建成5000亩育种基地,笤帚苗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年产原苗3500万公斤以上,带动形成了以巴林左旗为核心、辐射周边旗县的60万亩笤帚苗种植基地。如今,通过国家商标总局审定登记的“巴林左旗笤帚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闻名全国。

    近年来,该旗围绕引进优良新品种和改良品种,通过与国家高粱研究中心河北高粱分所、黑龙江省农科院、赤峰农科院等国内大中科学院所合作,针对适合本地气候和产品加工需求,分别引进了具有抗倒伏、抗蚜虫、绿色软苗丝、长纤维等不同特性的8个新品种,并做了种植试验,取得了初步数据,并繁育优良品种700亩,保证优质种子需求。2018年,全旗产苗6350万斤,种植户1763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154户。品种引进和改良后与种植其他杂粮豆相比,亩均增收60-100元。

    目前,该旗已规划布局了以十三敖包镇、哈拉哈达镇和林东镇为核心的特色笤帚苗产业带和深度贫困地区隆昌镇重点七个村的产业集中区,辐射带动了周边笤帚苗产业、文化、旅游相融合发展。2018年,全旗新改建笤帚苗加工厂40家,总数达77家,笤帚苗加工厂仓储面积由22397平方米增加到57787平方米,原苗收储能力由1007万公斤提升到2600万公斤,解决了以前露天不能长时间存放,只能低价出售原苗的难题,每斤原苗价格上涨了0.5-1元,直接带动务工人数增加到2183人,其中贫困群众1495人。

    “走出去+线上线下”

    扩大笤帚苗产业知名度

    2018年5月10日,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召开的首届巴林左旗笤帚苗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旗长孟和达来从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会长段晓渝手中接过“中国笤帚苗之乡”的金色牌匾,标志着该旗正式通过了“中国笤帚苗之乡”认证。

    2018年,该旗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了第4届北京国际新型城镇化产业博览会、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海南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销活动,与国际国内客商进行了洽谈对接,扩大市场份额,并与台湾等地的客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完成了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走进巴林左旗”以笤帚苗产业为主体内容的节目录制。承办了巴林左旗首届笤帚苗文化节,并成功组织了全旗农牧民笤帚苗绑扎技术千人大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生产基地 高粱 转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