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王刚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92年,三峡移民工程正式启幕。131万移民远离故土,在新地重建家园。从移民工作初始,国家有关部委、各对口省市纷纷向库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为三峡库区的城乡建设“保驾护航”。
20多年转瞬即逝,三峡移民工程对口支援之花早已结出累累硕果。原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引入资金总额1088亿元,无偿援助资金18亿元,共组织培训各类人才3.1万人次。在对口支援帮扶下,库区城乡面貌一新,人民安居乐业。
4月中旬,记者来到三峡库区安置移民最多的城市——重庆市万州区蹲点采访。万州移民的数量占到了三峡移民总数的1/5,完善城乡社会公共服务,是移民搬迁后参与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成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一环。如今,对口支援力量正助力万州加快建设和谐美丽新库区,促进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鱼渔兼授,创造优质教育环境
“今天,我们来开展一场有关经典阅读的主题班会,大家分组来进行一场关于文学常识的PK,大家说好不好?”“好!”前不久,在万州南京中学的教室内,一堂名为“撷英吐华经典阅读主题班会”的教学示范课正在进行。这堂课不是由该校教师授课,而是由对口支援的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赵思达现场执教。课程由多媒体配合进行,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万州南京中学原名万州龙宝中学,三峡工程进行整体搬迁后,一直致力于为移民子女就学创造便利条件,目前在校的2000多名学生中80%以上都是移民子女。近年来,该校获得了江苏省南京市等各方的支援和帮扶,校园设施环境逐步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专科以上升学率达99%,较之前提高20%以上。
万州南京中学校长赵万平介绍,南京市已累计捐赠400多万元用于学校宿舍改造和综合办公楼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同时,学校定期邀请南京市的专家学者来万州授课,并且选派校长、教师、督学和教研员赴江苏跟岗培训、学习和交流。双方还通过互联网平台等方式共享教学资源,持续改善万州南京中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质量。
“目前,万州共有17所学校与对口支援省市的学校形成‘结对帮扶’。通过对口支援的渠道,我们正在实行‘引进来’与‘送出去’并行的发展模式,每年输送300-400人赴对口省市培训学习,并从对口省市引资引智,全方位提升教育水平。”万州区教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引育并重,大势已成。来自万州区教委的数据显示,全区教育领域的对口支援从1994年开始,已惠及万州近80所学校,捐建资金累计达2.85亿元。移民学校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移民子女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和支持。
扶弱扶智,破解基层医疗难题
医生队伍水平有限、医疗硬件设施落后、村镇医疗服务匮乏……这些基层医疗难题曾经严重制约着三峡库区社会医疗事业的发展。
三峡移民后,万州区卫生系统获得多方面的对口支援,在基础设施条件、医疗服务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据统计,万州卫生系统已累计获得对口支援资金超过1.2亿元。
近年来,万州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力量助力健康扶贫。“像在渝鲁对口支援中,山东省已累计派出23名医疗专家来万州开展支医工作,每年落实1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加大对万州区乡镇中心卫生院的深度扶贫力度,帮扶完善乡镇医疗服务。”万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王小平介绍。
“天降及时雨,雪中送炭来”,谈起医疗对口帮扶,很多万州移民都竖起了大拇指。“移民前看病难、看病贵,现在搬到移民新区后,社区卫生院的医生医术很高,看病很方便,一些急症难症都能处理过来。”万州双河口社区的移民张宁(化名)说,自己的丈夫因为交通事故瘫痪在床,一直以来在本社区的卫生院就诊,获得了很好的医疗服务。
万州上海医院位于五桥移民新城,来就诊者络绎不绝。这所医院在移民前仅是一家乡镇卫生院,现已升级成为集医疗、康复、教学和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三峡库区10万余名移民和万州及周边地区近200万人就医需求。从1992年开始,这所医院得到了上海卫生计生系统的大力帮扶,累计获得对口支援资金1800多万元现金和价值超过400万元的医疗设备。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5-05/99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