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兴岳海兴本报记者刘伟林
初春的黑龙江,春寒料峭,万物复萌,黑土地上开始蕴育新一轮的生机。
3月26日,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稻香村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基地内,社员们忙得热火朝天。做床、摆盘、下种一气呵成。合作社理事长丁会利介绍,今年合作社流转了1200亩土地,还与120多户农民建立合作。种植基地的土壤都是原生态土质,不用增施任何化学肥料,水稻品质实现了最佳。
绥化地处世界珍稀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和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奶源带和优质大豆生产带。耕地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是黄土层的10倍,农药残留量是全国平均的1/10,可谓寸土寸金。如何让这寸土寸金的寒地黑土“长”出效益,记者在备春耕时节走进绥化,处处感受着寒地黑土的勃勃生机与变化。
“三减
”减出高品质
在海伦市东兴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理事长刘春生正和社员们开会。
“我刚从市场回来,这几天我看除了种子和柴油价格比较平稳外,化肥和农药都涨价了。”
“涨多少啊?”其他社员紧张得不得了,因为这关系到成本。
“化肥整体上涨幅度200元/吨左右,国产尿素价格2200元/吨左右,国产磷酸二铵2950元/吨左右,复合肥2400元/吨左右。”
刘春生对社员们的反应有些不以为然,他心里有底。
“去年,我们合作社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施用量比2017年下降了40%左右,今年我们还要降。”
刘春生思考了一下说:“今年我们将开展航化作业,喷施农药雾化好、吸收好,可以大大提高农药利用率,还可以省药、省时、省水。通过这些方法,农药的施用量还可以降低20%左右。”
但有些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把式还是有些担心,害怕产量降了。
“这个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刘春生算了一下,去年每亩地增加了40%的有机肥施用量,大豆的产量一点没有降,反而每亩地产量涨了30斤。而更大的好处是产品质量上来了,地力也肥了。
北林区兴和朝鲜族乡保田农业种植合作社是北林区“三减”科技试验示范园区之一,园区实行稻田养鸭、水稻测深施肥、生物防虫、一喷三省等技术。理事长王希文介绍:“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以使水稻达到真正的无公害标准,对于农民来说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又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几年来我们合作社共计落实‘三减’2.2万亩,节约成本约11万元。”
“合作社参加了两次‘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我们的产品在南方名气挺大。”王希文说。
因为品质好,合作社的大米卖出了好价格。
“我们的米差不多都能卖到20元一斤。但即便这样,在南方城市还是供不应求。”王希文说。
据绥化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绥化市今年将推广农业“三减”技术,肥料减量5%-15%,节约农药15%,节约除草剂10%-20%。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3-5个百分点。推广耕地有机质提升技术,提高项目区耕地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施用量5%-10%。全市“三减”面积达到950万亩。
三产融合融出高效益
2月2日,青冈县玉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被评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该示范园以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为核心,内设七个功能区。
龙凤玉米公司党委书记郑建波说,龙凤公司通过“企业+农户”“企业+基地”“企业+合作社”的形式,采取订单农业、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经营方式,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带动基地种植面积100万亩,带动农户5万户。
在龙凤的带动下,青冈县玉米产业已经辐射全县15个乡镇。
青冈县发改局副局长刘淦介绍,示范园形成了从玉米淀粉生产到麦芽糖、麦芽糊精、玉米油、饲料加工的全产业发展链条。同时在配套服务上,依托园区内的黑龙江源发粮食物流有限公司、黑龙江黑土地物流有限公司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料和配套产品供应。示范园初步构建了集玉米种植、综合加工、配套服务的玉米产业融合发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4-02/93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