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大山深处的幸福回响


    针对问题,湖南在近些年的精准扶贫过程中,主要把握了三条:坚持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坚持精准要求,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注重机制创新,在扶贫政策和措施上坚持落小、落细、落实;坚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注意扶贫资源、资金的整合,整体的探索在顶层设计上把握好大方向。

    在实际操作中,湘西自治州把“十项工程”作为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做到扶贫工作工程化、项目化,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为了让贫困户真正享受到扶贫政策,湘西自治州按照“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路子,即“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把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相结合,政府和市场相结合,发展要形成利益连结机制,将过去给钱给物、打卡到户的帮扶改为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

    十八洞村的精彩蝶变在湘西各地、湖南各处演绎……

    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纯苗族聚居村,这里山高路陡,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村里“十男九光棍”,一直是特贫村。

    难道要被这深山困一辈子?望着大山,村党总支书龙献文陷入深思。2008年,经过仔细考察后,他决定带领村民种植茶叶。可那时村民的思想跟不上,没人愿意种。“茶叶能当饭吃?”村民质疑道。龙献文不得不先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成立了茶叶种植合作社,还给钱、给苗帮助贫困户种上茶苗。尽管这样,有的村民还是不乐意,甚至把已经种下去的苗给扯掉。

    空洞说教无用,直到首批种植户尝到了甜头,其他村民才开始跟着种,从“不愿种”变成了“我要种”。2014年,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牛角山村传来了回响。牛角山村按照“党建引领+公司+专业合作社+戒烟院校+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村民以土地、茶园、劳动力、资金的等形式入股,获得包括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订单茶叶、合作社分红等多项收入。2016年12月,牛角山村实现整村脱贫。2017年,牛角山村人平年收入达到13618元,被列入全国小康建设示范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猕猴桃 土地 茶园
上一篇 : 广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