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决不让边疆民族地区困难群众掉队


    本报记者肖克刘久锋

    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是全国贫困地区孜孜不倦的追求。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视察时,对云南提出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中国梦的云南篇章”的新定位新要求,高瞻远瞩擘画指引新时代云南发展航向。

    临沧市作为云南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老、少、边、穷”地区,临沧人牢记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殷殷嘱托,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新时代脱贫攻坚新担当新作为。

    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全市累计脱贫35.4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81%,贫困村累计退出533个、贫困乡镇累计退出28个……

    2017年,云县脱贫,2018年12月耿马、双江接受省级脱贫攻坚考核评估,2019年2月,临翔、镇康、凤庆、沧源接受省级脱贫攻坚考核评估,永德也将在今年接受考核评估……

    看着临沧市脱贫攻坚年度记忆,一组组的数据彰显着这个西南边疆地区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浩然之志。

    一

    从空中看临沧,源于从昆明到临沧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可以直达,到省会城市500多公里的距离开车要近9个小时的时间。从空中看临沧,让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苍茫的大山蓊蓊郁郁,65.55%的森林覆盖率让我们感到惊讶。

    青山绿水如何不再是穷山恶水,如何转化成金山银山,如何让大山的群众不再端着“金饭碗”喊穷,临沧的决策者们在思考,在探索……

    “紧盯最困难的地方,瞄准最困难的群体,集中力量从最关键的、最要紧的事情做起,补上最短的短板,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临沧市委书记杨浩东说,“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脱贫攻坚最难的就是要解决贫困群众“怕这怕那不怕穷”问题。临沧在全市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让贫困群众增强脱贫信心,克服等靠要思想,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开展“菜单式”“订单式”“绿色证书式”培训,逐步把贫困群众培育成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开辟贫困农户脱贫增收新路径。

    “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异地扶贫搬迁,现在我们一家还要住在木头做的房子里呢?现在想想,好像是在做梦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60多岁的刘子保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不停地给记者说着搬出来后生活的变化。

    沧源自治县翁丁村的村民每天都参与到旅游接待中,政府在离寨子不远的地方修建了115栋住房,村民原来居住的茅草房变成了稀缺的旅游资源,每天前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村委会主任肖文军告诉记者,村民将老房子租给旅游公司作为旅游资源,每年可获得1万多元的租金,村民参与民族歌舞表演,每场每人可获得15元的收入,这样算下来,脱贫肯定没有问题。

    “我们现在想的是小康,让翁丁的村民尽快富起来!”肖文军说。

    (上接第一版)

    二

    海拔600米以下种蔬菜,600米-800米种橡胶,800米-1400米种澳洲坚果、咖啡,1600米以上种核桃,这样的立体种植让村民获益颇丰。在镇康县军赛乡,当地农业服务中心根据地形特点,探索了立体种植模式,不仅解决收入的问题,还为青山绿水贡献不少。

    千方百计上产业,是许多贫困县的共识。“坚持把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支撑之一,着力提升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竞争优势,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同频共振、互促互进的新路子。”临沧市副市长赵贵祥说。

    搭上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便车”,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大宗箐蚂蝗箐村34户农民种起了坚果,他们不仅告别了贫困,还实现了小康。18年前他们住的是木片房,现在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甚至开上了小汽车。

    坚果产业覆盖了临沧8县(区)71个乡镇、564个村、17万种植户。据统计,2018年,全市挂果面积26.1万亩,产量1.2万吨,产值6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多户、15万人实现脱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坚果 核桃 咖啡 澳洲坚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